福音手冊第八十一期【見賢思齊】親近神便為有福

Home /靈修講義 /福音故事 /福音手冊第八十一期【見賢思齊】親近神便為有福


【見賢思齊】親近神便為有福

貝多芬已離開我們一百多年,但他的名字與樂曲卻響遍世界每個角落。大多數音樂愛好者都被他的優美樂曲,感人的旋律所陶醉。但卻少有人知道他一生的遭遇是多麼悲慘。現略為介紹如下以饗讀者:

貝多芬的故居座落在維也納一個偏僻街巷裡,距離迷人的多瑙河並不太遠,附近有座古老的教堂,據說這是貝多芬居住的地方。

一八Ο一年當貝多芬三十一歲時,他和一位「琪麗哀太」姑娘相戀。那時貝多芬曾經為此寫道:「她愛我我也愛她,這是兩年來我初次遇到的幸運的日子。」可是好景不常,由於自己耳疾的折磨,境遇的艱難,使他無法娶他所愛的人。「琪麗哀太」是一位風流、嬌氣、而又自私的女性,在一八Ο三年十一月她嫁了人。當時貝多芬病倒在床,再加上失戀,心靈受了極大摧殘。雖然如此,但他並不因戀愛的痛苦,生活的折磨,耳疾的糾纏而喪志或自我毀滅,就是在這種四面楚歌情景下,寫出了「第二交響樂」,在作品中,樂觀的意志佔了優勢,一種不可抵抗的力量,把他憂鬱的情緒一掃而光。

一八Ο六年貝多芬和好友法朗梭阿伯爵的妹妹「丹蘭士」相愛。同年五月他和丹蘭士姑娘訂了婚,可是事實告訴我們有情人並非都成眷屬,也許是沒有財產、地位,或者某種理由,他倆愛情又告吹了,婚約撕毀了。愛情把他遺棄了,他又變成孤獨。此時他已四十歲了,這樣的創傷一次次深深銘刻在他心裡,但是命運並沒有把他壓倒壓垮。他沒有屈服於耳疾越來越嚴重。正如他說得好:「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生活是這樣美好,活它一千輩子吧!」你聽,這是多麼豪言壯語,敢於向一切厄運宣戰。終於在一八一Ο年後繼續寫成感人至深的「第七交響樂」及「第八交響樂」。

爾後,有一天他忽然完全聽不到窗外教堂的鐘聲,在野外散步也聽不見農民吹笛的音響,甚至連自己的彈奏也變得無聲無息,他完全成為耳聾。你想一個音樂家而聽不見演奏,這種悲痛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慘重的打擊並沒有把他折騰得一蹶不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正因為他嘗盡人生辛酸苦辣的苦酒,才釀造出藝術創造的頂峰。著名的「第九交響樂」誕生了。

話說,這位偉大的藝術家,當他晚年時所遭遇的則更加不幸,他又聾又病,孤獨無依,生活十分貧寒。一八二七年,有一次從鄉間趕回維也納,為了存錢,雇一輛沒有蓬的馬車,誰知路上遇到風雨,回來後就得了肺炎,迸發水腫病,不多久,一顆蘊藏著無盡旋律的心髒,終於他五十六歲的時候,停止了跳動,悄悄離開了人世。

【回應】

『你所揀選、使他親近你、住在你院中的,這人便為有福!我們必因你居所、你聖殿的美福知足了。』──詩篇六十五篇4節

一個歷盡人生的艱辛,還能不屈不撓用全部生命和心血為人類創作大量樂曲,無異於是用自己的痛苦換來人們的歡樂,也許您要問,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他經受風雨的摧殘,身心的折磨?最好還是讓他自己來作回答,他說:「最美的事,莫過於親近 神,並把 神的光芒傳播於人間。」

「親近 神」就是貝多芬一生戰勝諸般苦難的秘訣,也是他前進力量的源泉。他以痛苦揉合在音符裡化成歡快的旋律。靠著親近 神支取的力量,把希望的光芒播放於人間,這就是他認為一生最美的事。

無怪乎詩人說:『但我親近 神是與我有益。』(詩篇七十三篇28節)。

雅各也勸勉我們說:『你們親近 神, 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雅各書四章8節)。

默想:

親愛的朋友,你何不也來親近 神呢?只要這位 神住在我們裡面,祂就是我們黑夜的明燈,荒漠中的甘泉。

真善美協會

連絡電話:04 2202 2002(點擊撥打)

服務時間:09:00 - 17:00

地址:台中市北區忠明路502-7號B1(點擊前往)

 | 
26

我要留言


*為必填項目

* 姓名

 


* 信箱

* 留言內容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本網頁已經閒置超過3分鐘囉。

您可以選擇【右上角關閉】或點擊任一反灰處,即可回到原網頁

線上奉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