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手冊第八十三期【見賢思齊】善有善報 神紀念

Home /靈修講義 /福音故事 /福音手冊第八十三期【見賢思齊】善有善報 神紀念


【見賢思齊】善有善報 神紀念

十九世紀末有一個英國的國會議員有一次到鄉下訪友,趕路中一不小心馬車陷入泥淖中,不得動彈。

幸虧附近有個農村的小孩找來了兩匹馬,才把馬車給拖出泥漿。

這個議員很高興,立即從口袋中掏出了一大把錢,準備送給這個孩子。

「謝謝,我不能收。」孩子回答。

「那麼你長大後想做些什麼?」議員想他既然不收錢,那至少該幫他完成一點心願。

「我希望當醫生。」

「我可以幫你實現。」議員決定好好的幫助他。

後來他果真幫這個孩子進到醫學院求學。

半個世紀後,英國首相「邱吉爾」到北非開會,不小心染上了肺炎。幸虧當時盤尼西林剛被發現,醫生幫他打了一針後,不久就痊癒了。

發現盤尼西林的是「佛來明」(Alexander Fleming) 就是當年那個鄉下孩子,而那個幫助他進醫學院的議員就是邱吉爾的父親。

【回應】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馬書八章28節

如果您參觀過紡織工廠,初看架在織布機上的錦緞反面,外行人也許覺得那些經緯線根本亂無章法,只是一條條錯綜複雜的彩色線交織雜陳一起,但是如果你到正面再看時,你就不禁會說:「哇!真是美啊!」因為在正面所呈現出的圖案,無論是花鳥、是山水、是人物、是景象、是靜物……等,都是那麼的栩栩如生。織布的過程或許會令您眼花繚亂,但最後的產品卻是有意義、有目的的。

「邱吉爾」的父親幫助「佛來明」的當時,他並不知道有一天「佛來明」會成為幫助他兒子的人,他只知道照著本心所酌定的,沒有勉強、也沒有作難,說明了他真實的作在一個小子的身上,就是作在主耶穌的身上,而最後得到最美、最好、最大、最多的報答的也是他自己。他這種「不求回報」的心,終於使他「善有善報」,因為『 神是不偏待人的』。

感謝主!有時候我們眼前的境遇看似頗令人惶恐、無助,甚至是無力、沮喪,這時就要記住:我們不明白其實 神正在編織一塊有意義、有目的、是美麗圖案的錦緞。每一條絲線,不管顏色鮮豔會暗淡,都有其作用。每根線條或許有變化,其實也都是依照預定的設計圖安排的。因此,如果我們看見眼前有自己可以投入的事工,何必在乎別人怎麼說呢?撒但的伎倆之一就是要我們聽人的聲音、看人的臉色、討人的喜歡,但是我們基督徒卻不是這樣,我們聽 神的聲音、看神的心意、討 神的喜歡。聖經也說,曾經有人用愛心接待客旅,不知不覺的就接待了天使,這是多麼令人羨慕的見證。現在的問題是:你連作都沒有作,又怎能期待 神的加給呢?求 神賜給我們 神的光,在我們遇見烏雲和黑暗的時候就賜下引導來!

真善美協會

連絡電話:04 2202 2002(點擊撥打)

服務時間:09:00 - 17:00

地址:台中市北區忠明路502-7號B1(點擊前往)

 | 
34

我要留言


*為必填項目

* 姓名

 


* 信箱

* 留言內容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本網頁已經閒置超過3分鐘囉。

您可以選擇【右上角關閉】或點擊任一反灰處,即可回到原網頁

線上奉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