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手冊第七十八期【復活信息】 清明節與主復活

Home /靈修講義 /福音故事 /福音手冊第七十八期【復活信息】 清明節與主復活


福音手冊第七十八期【復活信息】  清明節與主復活

每年通常先有「清明節」(一般世人的節日),後有「復活節」(基督教的節日)。今年(2012年)清明節是4月4日,復活節則是4月8日。

筆者得先聲明:一個在基督裡的人,是「基督徒」,並非「基督教徒」(宗教徒),所以按理,不應該只看重一個「復活節」,乃是「復活基督的生命天天在我裡面活的真實。」但,為了傳 神的兒子耶穌的救恩,我們也談一談世人的清明節以及基督的復活。

清明節是中國人非常重視的節日,而基督復活則是全世界基督徒所重視的。這兩件事都很容易讓人想到生死的問題,卻帶來截然不同的兩種答案。

先談清明節。不知道有何民族像中國人這樣看重祖先的墳墓:自從政府開放大陸探親以來,許多人返鄉的時候,都留下一筆錢做整修祖墳之用。中國歷史上,祖先墳墓如遭受破壞,往往成為戰爭的導火線。像在戰國時代「田單復國」的故事中,燕人破壞齊人的祖墳,立刻激起齊人的敵愾同仇,一致化悲憤為力量,擊退燕軍,收復失土。史書中更不乏記載內戰中的勝利者,以毀壞對方祖墳作為對失敗者的懲罰方式。

重祖墳的心理與清明掃墓的習俗,代表著中國人「慎終追遠」的情操,自然具有崇高的意義。然而,人生的終點如果僅止於墳穴,子孫的追思如果僅止於掃墓,那真是太短視了。如果說清明掃墓是為了表達慎終追遠之意,那麼能否使人在對於「終」有所「慎」,對「遠」有所「追」之外,進而想清楚明白生死的問題,這是何等重要的事呢?宋朝一位詩人寫的「清明」詩,就曾表達出一種深沉的無助與無奈,或許也是一般人的心情吧!? 他的詩說: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幸而基督徒除了「清明節」之外,還有個「復活節」,可以藉著基督復活的真理,使我們對生死的問題,可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我們從耶穌的使徒彼得與保羅的身上,可看出他們對生死問題沒有一絲的無助與無奈。對他們而言,人生的苦難與死亡的來臨,是『不足為奇』(參聖經彼得前書四章12節)、『不足為意』(參羅馬書八章18節)、也『不足為懼』的(參哥林多後書五章8節)!為何使這位原本不敢在小使女面前承認主耶穌的彼得,後來變得敢在大司祭面前慷慨陳辭?為何使那熱心迫害基督徒的保羅,後來搖身一變竟為基督大發熱心而飽受迫害的使徒?

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死」在十字架上且「埋」在墳墓裡的耶穌早已經「復活」了,祂那復活的生命所帶下來無窮生命的大能,能徹底的改變他們,以及今天每一個信祂名的人。

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 神的而子。』(羅馬書一章4節)祂宣告說:『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十一章25節)祂的復活將死亡的痛苦解釋了(使徒行傳二章24節),勝過了死亡的權勢(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5節),也釋放了那些一生怕死而作奴僕的人(希伯來書二章15節)。因此,對基督徒而言,「墳墓並不是人生的歸宿,乃是通往永恆的門戶;死亡也不是人生的結局,而是等候復活的管道。」試想,這樣的生命是有何等榮耀的盼望!

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了,而且祂是活到永永遠遠的,聖經應許我們,所有在祂裡面,相信耶穌是 神兒子的人,都要與耶穌一樣,得著永遠不朽壞、不衰殘、不褪色的生命。 但願有更多的國人,不但每年過「清明節」,更認真思考基督復活的真實意義與價值(我不說是過「復活節」,乃說是基督天天活在我裡面,祂成了我的生命)。

誠懇的邀請大家與我們一起大聲高唱歡樂與確信的詩歌:

「因祂活著」

  1. 神賜愛子,祂名叫耶穌,祂賜下愛醫治寬恕;祂捨生命使我得拯救,那空墳墓就是我的得救記號。
  2. 何等甘甜,靠耶穌基督,祂帶給我滿足喜樂;更覺安慰乃是我確信,我能面對未來坎坷因主活著。
  3. 我有一天,會渡生命河,人生苦難一一攻克;藉主耶穌戰勝了死亡,我能看到祂榮耀光見祂活著。

【副歌】

因祂活著,我能面對明天;因祂活著,不再懼怕;我深知道,祂掌管明天,生命充滿了希望,只因祂活著。

由上面的經文和詩歌,讓我們看到天天活在我們裡面的基督,較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不是更具紀念的意義嗎?

【附記】

◎「因祂活著」簡介 ◎

作詞:威廉蓋瑟(William Gaither)葛羅莉雅蓋瑟(Gloria Gaither)

作曲:威廉蓋瑟(William Gaither) 威廉(比爾)蓋瑟,是當今一位多產的聖詩詞曲的名作家。

他在短短的幾年內即創作兩百首,至今總共有四百多首以上。他除了這次要介紹『因祂活者』Because He Lives之外,比較出名的有『些事真美妙』Something Beautiful,『讓我們讚美主』Let’s Just Praise the Lord,『他撫摸我』He Touch Me,『君王來臨』The King Is Coming,『事奉主越久越甘甜』The Longer I Serve Him……等佳作。

在1936年3月28日,比爾出生於美國印第亞拿州的阿歷山德利亞Alexandria,Indiana。他於24歲獲得文學士,就在阿城高中學校教文學與新聞學。1962與同校教詩詞的女教師葛羅莉雅希卡Gloria Sickal結婚。以後育有二女一男Susan,Amy與Benjy三位兒女。他們夫婦志同道合創作了很多首詩歌,並自彈自唱。常被邀往各地作見證演唱,每年總有幾十場。1967年,他們即辭去教職,全時間投入以詩歌為主的事奉。除了繼續創作聖詩、演唱見證外,他們也開始錄製唱片、錄音帶,並創立出版社。

他們所創作的詩歌有許多獲得榮獎,如「葛來美獎」或「聖鴿獎」。這一首『因祂活著』Because He Lives就是1974年度的「聖鴿獎」榮稱為1974度的最佳福音詩歌。

據他所說的見證:美國自六十年代後,整個社會就進入一種「無望悲慘的時代」,神死思想的流毒、越戰後所受的打擊、吸毒、暴力、淫亂的猖狂,核彈競爭的威脅……等恐怖。那時他們的長男Benjy將要誕生,想到這孩子將要面對這「未知」「恐惶」的世界,實在為他擔心。但是他的妻子卻充滿了希望,她覺得若有主耶穌與我們同在,我們就不必害怕!因為整個世界都改變,我們的主永不改變。突然有一詩韻閃入他們的靈意裡,就是基督是復活的主,祂永遠活著。不久他們就創作了這首滿有希望能力的詩歌,帶給這絕望暗淡的世代喜樂與盼望。

就好像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十四章18~19節)安慰祂門徒所說的話:『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還有不多的時候,世人不再看見我;你們卻看見我,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 ──因祂活著,我能面對明天;因祂活著,不再懼怕;我深知道祂掌握明天;生命充滿了希望,只因祂活著。

真善美協會

連絡電話:04 2202 2002(點擊撥打)

服務時間:09:00 - 17:00

地址:台中市北區忠明路502-7號B1(點擊前往)

 | 
34

我要留言


*為必填項目

* 姓名

 


* 信箱

* 留言內容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本網頁已經閒置超過3分鐘囉。

您可以選擇【右上角關閉】或點擊任一反灰處,即可回到原網頁

線上奉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