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音見證】彌賽亞曲的啟示
名曲「彌賽亞」的作者是「韓德爾」(G. F. Handel)。他是歸化英國的德國人,作該曲時年近六十歲。有一晚,他漫不經意的翻閱桌上擺的一本劇本,那是他的詩人朋友「珍寧士」(C. Jennens)送來請他配曲的;還在信上特別寫明,這劇本是由『 神的啟示』寫出來的。他一頁一頁的翻過去,隨著那些『 神的啟示』的語句,奇妙的旋律一連串的湧上他的心頭,沒有思考,只有如同火山爆發的靈感。他抓起筆來,坐下就寫,難以置信的,迅速把一頁一頁的音符寫了出來。日以繼夜的寫,有時跳跳蹦蹦,有時走上走下,有時放聲高唱:『哈利路亞!哈利路亞!』而眼淚直淌。這樣繼續了十四日,不朽的『彌賽亞』完成了。該曲於1742年4月13日,在愛爾蘭首府都柏林作第一次公開演唱,聽眾擁擠,幾成騷動。繼在英國皇室貴族以及一般群眾的渴望下,接著在倫敦演唱。當時英皇喬治二世在座,合唱至『哈利路亞』時,他被感動得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肅立致敬。直到現在,每逢演唱『彌賽亞』到最後『哈利路亞』合唱時,聽眾都要站立起來。基督作王直到永遠,這首稱頌基督的名曲也普天同唱,直到永遠。
【回應】
『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山羊的脂油。』──撒上十五:22
神對祂兒女最大的要求,還不是要他捨己背十字架來服事祂,或獻祭給祂。 神最大的要求乃是要人聽祂的話,順服祂──這本是起初的亞當所失敗的,卻也是末後的亞當(基督)所恢復的。
「韓德爾」因著好友「珍寧士」提醒:「這劇本是是出於『 神的啟示』……」一語,他完全順服 神,以至於在短短的14天裡,創作出不朽的『彌賽亞』名曲。這就好像掃羅在撒母耳記上十五章這裡所獻的祭物,這祭物正是利未記裡所謂『馨香的火祭』──這與贖罪祭無關(因為在舊約聖經裡從來不曾把贖罪祭形容為是獻給 神作為馨香的火祭),此祭乃為討 神的悅納而獻。那麼何以撒母耳先知仍堅稱,順服勝於獻馨香的火祭呢?因為從掃羅獻祭的故事,我們知道他所獻的祭物裡,含著有自作主張的成分。這種態度絕對不能榮耀 神,也不能討 神的悅納。只有完全順服 神的帶領和啟示,能榮耀 神,因為順服乃是以 神的旨意為信仰的中心,不是「我」喜歡作這個或作那個。過去如此,今天當然還是如此!
默想:
若說二百七十年前的韓德爾,他之所以能創作出這首不朽的名曲「彌賽亞」,是因著他完全的順服,那麼對於今天仍然喜歡靠著自己往來行事的我們,能不帶下當頭棒喝的警告或啟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