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音手冊第七十六期【聖誕專輯】誰是聖誕的主角
經文: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繙出來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一章23節)『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 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祂起名叫耶穌。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祂的國也沒有窮盡。』(路加福音一章30~33節)
「耶穌」這名字在希伯來文是「拯救者」或「 神的幫助」之意。祂的門徒稱祂為「彌賽亞」或「 神的受膏者」。「基督」是「受膏的那一位」之意。早在耶穌降生之前七百多年,先知以賽亞已預言:『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以賽亞書七章14節)「以馬內利」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之意,說明 神臨到人間。
耶穌是因聖靈降臨在童女馬利亞身上而懷胎降生,所以耶穌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祂的降生應驗了舊約聖經中許多的預言。有關基督從童女而生,降生的時間地點,降生前的先鋒預備和預取的名字,降生後成為人子所受的待遇,以及降生的目的,都不遲不早地按 神的旨意成全,一一應驗了眾先知的預言。
一般以「公元」為耶穌降生那年開始計算的,公元是歷史上記載耶穌降生的劃時代標幟。「基督耶穌降世」應該是世人慶祝所謂「聖誕節」的頭條新聞,因為這是天使向牧羊人所報的大喜消息,這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唯有耶穌基督才是唯一的「救主」,祂是「 神子」,為要將人從罪惡裡拯救出來,才降生成「人子」,這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穌。
救恩的中心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流血捨命替人贖罪,而十字架的中心是 神的愛,『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希伯來書九章22節),若沒有主耶穌的降生,也就沒有捨命贖罪這回事了。
關於十字架的救恩,在聖經中有很多預言和預表,從亞伯獻祭起,直到主耶穌和門徒最後一次晚餐,都直接或間接地預言和預表,一致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各各他的十字架。主耶穌的捨命救人,『這一切的事成就了,為要應驗先知書上的話。』(馬太福音廿六章56節)。
祂雖是至高者,卻為人類的罪,降生在最卑賤的馬槽裡,生長於平凡的木匠家,為傳福音給心靈貧窮的人,謙卑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因祂受的刑罰,使信他者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使凡接受者得醫治,唯有藉著 神的羔羊──無罪的耶穌,才能除去世人罪孽,成全 神的救恩,因此在記念聖誕時,切勿忘記祂降世的目的,只有耶穌才是聖誕的主角。
默想:
現代人過"聖誕節",只是當個節日歡慶,早早就計劃聖誕大餐、聖誕派對、聖誕老公公、聖誕禮物,完全扭曲了「聖誕」的真正意義,對聖誕的主角是誰根本不在乎了,我們必須讓世人知道,耶穌基督才是聖誕的主角,因為祂與我們的今生和來生是息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