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概論

Home /書卷交通 /所有概論 /以斯拉記概論


【以斯拉記查經講義】

以斯拉記概論──聖殿的重建

(神道權能和地位)

一、本書的大要:

(一)本書為猶太人( 神的子民)被擄巴比倫七十年,歸回以後的第一卷歷史書(自主前606年尼布甲尼撒王,第一次攻破耶路撒冷起,至536年波斯古列王下詔時止→耶二十五:9~10、二十九:10,拉一:1~3)。本書為舊約歷史書的第十卷(書、士、得、撒上、撒下、王上、王下、代上、代下、拉)。

★ 在聖經中被擄以後的書,共有八卷──

1、被擄後的歷史書:拉、尼、斯

2、被擄後的先知書:結、但、該、亞、瑪

(二)本書係記載猶太人歸回故土、重建聖殿、教導律法、認罪悔改、清除雜婚、復興聖民之事。

(三)在猶太人的古希伯來文(四:8~六:18,七:11~26為亞蘭文)聖經中,本書與尼希米記原為一卷,至三世紀時,才把它分為兩卷書,亦由此可知本書之結尾何以如此徒然了──

1、以斯拉重視建殿,尼希米則重視建城。

2、以斯拉是以教會觀點看選民歸回故國,尼希米則以民政為觀點。

二、本書的著者:

(一)我們根據本書的開頭幾節,與歷代志下結尾幾節經文相同(拉一:1~3,代下三十六:22~23),判斷本書的著者顯然亦是「以斯拉」。

(二)「以斯拉」──原文意為「幫助」或「幫助者」,他是亞倫的嫡系,是大祭司希勒家的曾孫(拉七:1~5,王下二十二:8),希勒家就是在約西亞治下作祭司,並找得律法書的那人(見 代下三十四:14)。以斯拉是一位敏捷、通達、大德的文士和祭司(拉七:6、12、21),且是一位卓越的解經者,據傳說他也是「會堂」的創始人,及舊約聖經經卷的編輯者,不愧為名門望族之後裔。

(三)以斯拉雖出生為祭司,但也是在巴比倫作俘虜,因此不能行使其祭司職務。故他只好考究 神的道(拉七:10),成為一個偉大的解經者。我們從代下、以斯拉記及尼希米記等書中看來,百姓對 神的律例及屬 神的經典等,知道得極少。以斯拉記載本書,多半係他的工作,終使 神的道在選民史上首次獲得了合理的地位。

(四)後人多忽略了以斯拉的「政績」,他不獨努力傳道,他也寫了歷代志上下及詩篇一一九篇,規定聖殿崇拜條例、設定聖經的正典。在以斯拉的領導下,選民有讀經與順服 神意的大復興。

真善美協會

連絡電話:04 2202 2002(點擊撥打)

服務時間:09:00 - 17:00

地址:台中市北區忠明路502-7號B1(點擊前往)

 | 
熱門文章觀看人數378

我要留言


*為必填項目

* 姓名

 


* 信箱

* 留言內容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本網頁已經閒置超過3分鐘囉。

您可以選擇【右上角關閉】或點擊任一反灰處,即可回到原網頁

線上奉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