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子與拔釘子

Home /心靈小品 /釘釘子與拔釘子


~ 釘釘子與拔釘子 ~

【故事】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三十七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的樣子。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

【回應】

『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林前一:10

有句成語說:「貴其所長,忘其所短。」意思是說,對待人要尊重其長處,並且儘可能的忘記其短處。

這是三國時代吳王孫權的名言,孫權沒有曹操的經世雄才與曠古偉略,也沒有劉備的皇族尊名與高人指點,他的性格內向而謹慎,但卻有一項在上者所常欠缺的美德,就是「貴人所長,忘人所短」。

孫權善於培育部下,常大膽拔擢人才,善於欣賞別人的長處,而忘卻別人的短處。是故,吳國內政修明,國富民強,享國六十餘年,是三國中最長壽的朝代,而孫權也被譽為治世明君。

教會的團隊事奉中,不經意的就看見有人自以為是,常常喜歡在別人身上釘釘子,雖偶或聽了勸也有拔出釘子的時候,但總是已經造成傷痕累累、難以撫平的創痛。觀察問題所在,就是無法「貴其所長,忘其所短」,因為意見的不同所帶下言語的批評論斷,就是釘釘子的傷害。求主開啟赦免我們,叫我們絕不隨便的給別人釘釘子,即便後來拔出了(道歉了),也難以彌補傷痕。

台語有句俗話說:「指頭仔伸出,無平齊」,是說就算是同胞手足,也不可能每個人都一樣。聖經裡也有一個很好的比喻,說到人的恩賜不同。有人是五千兩的天份,有的人是兩千兩,還有的人只有一千兩。所以人與人之間當截長補短,彼此欣賞,才能合作成事。差異不是為了比較,而是為了彼此互補!

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

【默想】

挑逗我們挑剔別人的罪魁是撒但,可別上當!

微僕 敏椿 撰文

112年10月15日清晨

真善美協會

連絡電話:04 2202 2002(點擊撥打)

服務時間:09:00 - 17:00

地址:台中市北區忠明路502-7號B1(點擊前往)

查經進度觀看人數8

我要留言


*為必填項目

* 姓名

 


* 信箱

* 留言內容



心靈小品資訊

心靈小品年份

本網頁已經閒置超過3分鐘囉。

您可以選擇【右上角關閉】或點擊任一反灰處,即可回到原網頁

線上奉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