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求人生真智慧(一) ~
經文:箴言一、二章
曾經有人說,有三樣東西會使這世界變得更好。那就是「愛」、「資訊」與「能源」。但我發現若沒有「智慧」在其中,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因為沒有智慧,我們就不曉得如何去愛;不知道如何使用資訊;也不知如何節約能源。所以,雖然「愛」、「資訊」、「能源」是使這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三件事,但若沒有智慧,這三件美好的事都會顯得不完全。
有人說:「這一個時代是資訊和知識爆炸的時代;但同時也是智慧嚴重缺貨的時代。」我們有很多資訊與知識,卻缺少智慧。
一九七○年代,有位知名的物理學家叫「玻恩馬克斯」,他與愛因斯坦是同事,也是好朋友。一九五四年他得到諾貝爾的物理學獎,他的發現對以後核子武器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他生病即將離世之前,德國一家電視公司派人訪問他:有什麼可以使這世界更加美好?他答說:「我希望在這世界看到更多科學家,懂得如何使用他們的智慧,而不是只懂得使用大腦。」他一語道破了我們廿世紀所面臨的極大問題,那就是我們擁有許多的資訊,卻缺少運用的智慧。
許多人每天都讀一篇「箴言」,而箴言書的中心主題就是「智慧」。整本書的目的是:『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分辨通達的言語,使人處事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著智謀。』──箴一: 2- 5
使平凡人、少年人能得智慧,使智慧人、聰明人得更多的智慧,因此無論聰明人、平凡人、年輕、年長,都需要智慧。
以下我要從三方面來看人生真智慧:
一、到底什麼才是人生真智慧?
(一)在聖經中「智慧」有四方面的含意──
1、精通某一技能:
神賜一些人有智慧,能作大祭司亞倫的袍子;摩西建會幕時, 神也賜智慧給一些人,使他們手中能作各樣的巧工,能用木頭、金、銀、銅製作各樣的物件。
2、當人遇見困難時,有明智的判斷:
所羅門王曾面臨一個難題:兩個妓女住在同一個房子,各生了一個男嬰,一晚,其中一位妓女睡覺時,不小心壓死了自己的孩子,便趁另一妓女睡覺時調了包。第二天早上,兩人起了大爭論,都認為活的孩子才是她們的。所羅門王智慧的說:『把孩子劈成兩半,一人一半。』親生孩子的母親不忍見孩子被劈成兩半,就求王把這孩子判給另一妓女,另一妓女則說,把孩子劈了吧,於是所羅門王就此判斷誰才是孩子真正的母親,這是真正的智慧。
3、口中有智慧的言語,能勸醒人:
拿單勸大衛時,不直接指出錯誤,而是用一個比喻,大衛聽了,對拿單說『行這事的人該死,他必償還羊羔四倍。』拿單就對大衛說:『你就是那人,…你為什麼藐視 神的命令,行祂眼中看為惡的事呢?』於是大衛就俯伏認罪悔改。因拿單口中有智慧的言語,大衛終能從罪中醒悟過來。
4、道德的選擇:
箴言書中所講的智慧大部分指此,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作的道德的判斷與選擇。讀箴言書不是為得到更多的知識,而是幫助我們作更正確的道德選擇。
(二)聖經中所講的智慧,與一般所講的智慧不同──
特別是聖經中所講的智慧與希臘人所講的智慧,有很大的區別:
1、首先,是重點不同:
希臘人的智慧強調思想,希伯來人的智慧則強調實踐。
2、其次,是源頭不同:
希臘人智慧的源頭是從人而來,希伯來人則是從 神而來。
3、第三,是目標不同:
希臘人智慧之目標是要認識自己,希伯來人智慧之目標是要認識 神。
4、最後,是方法不同:
希臘人得智慧的方法是省察、批判自己;希伯來人則是要敬畏 神。
到底我們所要的智慧是希臘人的智慧,還是希伯來人的智慧?箴言書所講的是希伯來人的智慧,是實踐性的智慧,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標準,使我們可以作正確的道德選擇。這樣的智慧是從 神而來的。
微僕 敏椿 撰文
111年10月20日清晨
~ 尋求人生真智慧(二) ~
經文:箴言一、二章
二、如何才能得著人生真智慧?
從聖經來看,有二方面可得著:
(一)敬畏 神──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一: 7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九:10
這裡的「知識」不是「人的知識」,乃是指「 神的知識」。
1、這兩節聖經所講的「知識」和「智慧」是同一件事,即「認識 神的知識是我們人生真正的智慧」。
如果由蘇格拉底來寫箴言,可能會說「認識自己是智慧的開端」。
為什麼?因他曾說過:「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他承認自己的無知,因此終其一生都以「愛智者」自居。但基督徒由聖經的觀點來看,要得到真正的智慧不是從認識自己開始,乃是從敬畏 神開始。
2、『開端』不是指爬樓梯的第一步,而是講到敬畏 神是得智慧的「中心原則」,不只是第一步,也是最後一步。所以,當我們看到「開端」時,想到的不只是一開始才敬畏 神,而是在一生中不斷地敬畏 神。
3、有些人把「敬畏 神」之含意混淆了。因他們把敬畏 神當成懼怕 神。其實敬畏有五方面含意:
(1) 情感上的懼怕。
(2) 心思上的恐怕。
(3) 心靈上的敬畏。
(4) 行為上的敬虔。
(5) 宗教上的敬拜。
箴言書一章 7節所說的「敬畏」,是指在心靈上對 神尊敬之態度。
所以,不要把敬畏 神與懼怕 神混為一談。
4、出埃及記廿章20節:
『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因為 神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祂,不致犯罪。』──
當時的背景是: 神降臨在西乃山時,透過摩西頒佈十誡給百姓,在西乃山上有閃電、烏雲、雷轟、角聲,百姓看了很懼怕。但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乃要敬畏』, 神的顯現固然會讓我們懼怕,但祂的目的是要我們時常敬畏祂,而不是懼怕祂。
5、另外,新約中記載,有一次彼得一夜沒打著魚,耶穌天亮時教他開到水深處下網捕魚,那時彼得心裡可能有這樣的想法:「論捕魚我是專家,論講道你是專家,不要撈過界,拜託!」但彼得表面上仍說:『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結果他們捕了滿網的魚,不但魚網差點破掉,船也差點沈下去。於是彼得馬上俯伏在耶穌腳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這一個俯伏承認自己是罪人的動作,是一個「敬畏的態度」,是真正的敬畏。這樣的敬畏,使彼得在打到滿船的魚時,能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所以,一個真正懂得敬畏 神的人,不但心裡尊敬 神,而且會有順服的行動。
當 神透過祂自己的工作,呼召同工們一起悔改在祂面前時,我們就發現勝過遲到的最好方法,不是罰錢,而是敬畏 神,一顆敬虔的心。如果我們有敬畏 神的心,就不會讓 神來等我們。 神給我們智慧,讓我們知道,敬畏 神的心是治療遲到最好的處方。
(二)尋求 神──
『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存記我的命令,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呼求明哲,揚聲求聰明,尋找它,如尋找銀子,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 神。』──箴二: 1- 5
1、「尋求」有兩個特質:一是「專心」尋求,一是「殷勤」尋求。
解經王子摩根說:「聖經從來不向一個懶惰的人說話。」一個懶惰的人不要想從 神那裡得著 神的智慧。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專心、殷勤的求呢?因為我們不知道或是忽略了智慧的價值。我們會用很多的時間、力量去開採金礦、銀礦,為的是要得到有價值的東西,但卻不願專心殷勤去尋求比金銀更有價值的智慧。
我們是不是也看不出耶穌的價值,以致無法專心,懇切殷勤地來尋求祂?雅各書四章 2至 3節:『…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又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 神,主就必賜給他。』雅一: 5
讓我們一起專心、殷勤地求。
微僕 敏椿 撰文
111年10月21日清晨
~ 尋求人生真智慧(三) ~
經文:箴言一、二章
三、人生真智慧對我們一生有何影響?
(一)最大的影響就是幫助我們走在生命的道路上──
箴言對我們有兩大幫助:
1、幫助我們知道人與人如何相處。
2、幫助我們如何享受 神所賜的生命,走在 神的旨意中。
箴言二章10-11節:『智慧必入你心;你的靈要以知識為美。謀略必護衛你;聰明必保守你。』
當我們願意尋求 神的智慧時,智慧就成為我們的保護。
(二)人生真智慧在兩方面保護我們:
1、錢財的迷惑:
『凡貪戀財利的,所行之路都是如此;這貪戀之心乃奪去得財者之命。』──箴一:19
2、肉體的情慾:
『智慧要救你脫離淫婦』──箴二:16
智慧可保護我們不陷入婚外情的試探。
【約瑟】和【參孫】是兩個明顯的例子。他們都曾是階下囚,二人下在監獄的原因都與女色的誘惑有關。但約瑟因敬畏 神,不敢得罪 神,他的主母誘惑他時,他就丢了衣裳逃跑,後來 神使他成為宰相,敬畏 神的智慧護衛他,使他走在生命的路上。參孫受到女色的誘惑卻一再軟弱,至終雙眼被挖出,結局何等悲慘。錯誤的智慧毀滅了他的一生。
【所羅門王】的一生更值得我們引為鑑戒。他年輕時,向 神求智慧, 神悅納他的禱告,使他成為世上最有智慧的人。但他老年時,卻失去了敬畏 神的心,在「金錢」與「情慾」兩件事上跌倒。所羅門雖曾經走了敬畏 神的第一步,但卻沒有持守到底,所以在晚年時養了許多嬪妃,有七百個公主,三百個嬪妃,這些人誘惑他去拜別 神,並在耶路撒冷東邊的山上蓋了很多拜偶像的廟。
在金錢方面,所羅門可以說是靠著 神所賜給他的智慧賺錢(王上十:16-22),他為自己的利巴嫩林宮,任意揮霍,豪華奢侈,浪費 神給他的財富,以致晚年財政吃緊,加重百姓的稅收,種下以色列國分裂的原因。我們很難想像這樣一位偉大傑出的政治、外交、謀略、行政和文學家,晚年會有如此下場,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實在值得我們警惕。
【結論】
因此,我們尋求人生真智慧,要從第一步直到最後一步,不斷地專心、殷勤地尋求,不要像所羅門一樣,至終走在滅亡的道路上。求主幫助我們,聽到智慧的呼喊,得著人生真智慧,不要讓災難臨到我們,若失去了智慧的護佑,我們就不能走在生命的道上。
微僕 敏椿 撰文
111年10月22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