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度事工的性質(一) ~
【前言】
基督徒在世上所投入的是「國度事工」,絕不僅僅是某一「宗派教會」或「地方教會」的事工。我們要從路加福音第十章(耶穌對七十個工人的差派)來細看「國度事工的性質」,這對每一個基督徒能有正確的服事態度,是十分重要的。特別强調在這末後世代的服事,一定要是:「合乎聖經真理教訓」、「滿有聖靈恩膏權柄」的服事。
一、國度事工的源起──主的差遣( 1節)
●『這事以後,主又設立七十個人,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在祂前面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
(一)主差遣『兩個兩個的出去』,用意不僅因為兩個人作見證更具可信性(參申十七: 6),也為了讓他們在受訓練期間,可以學習彼此扶持。
(二)『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
- 他們乃是在耶穌以先前去宣揚,有如開路先鋒。
- 他們並不是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路的前提是『奉差遣』(這對今天教會同工的服事是很重要的提醒,有同工在凡事上就是喜歡出頭、喜歡帶頭,但並沒有主的差遣,看起來很熱心,其實是攪擾,是製造教會的問題。)
(三)提醒:
- 主差遣門徒,都是兩兩成對;這說出我們事奉主,必須和別的弟兄姊妹互相配搭,彼此幫助,而不宜單獨行動。
- 在地上若有兩三個人同心禱告,必蒙應允(參太十八:19);在教會中二人同心所得的果效,遠超過單獨一個人(參申卅二:30)。
二、國度事工的需要──莊稼多,工人少( 2節)
●『就對他們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
(一)『要收的莊稼多』,意味著廣大靈魂的需要,對主的工作來說,收成是大的。
(二)『當求莊稼的主』,主在這裡是用『莊稼的主』和『莊稼』來比喻祂和人的關係(參啟十四:15)。
(三)『收他的莊稼』,意即有分於他的收割。『他』指『莊稼的主』,也就是我們的主,所有的莊稼都是主的。
(四)提醒:
- 主的莊稼雖多,但願意回應呼召又承擔得起的勞苦工人並不多。
- 國度的事工,主需要人與祂同工(賽六: 8)。
- 看見主耶穌國度事工的需求,總是比祂所能差遣的工人多,所以主嘆息:『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
- 主雖有意要打發工人,但仍須我們是"對"的人,人必須對了祂才差遣。
- 我們應當常為失喪的靈魂心中憂傷,並為自己能得時不得時都有傳福音的負擔而禱告(提後四: 2,西四: 3);禱告也就是「讓主作工」、「與主同工」及「作成主工」的先決條件;禱告也能興起更多傳福音的勇士和精兵。
- 再強調:工人不是自己隨意出去做工,必須是『受差遣』(『打發』),是帶著使命、扛著責任才去做工。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2月27日清晨
~ 國度事工的性質(二) ~
三、國度事工的危險──如同羊羔進入狼群( 3節)
●『你們去罷;我差你們出去,如同羊羔進入狼群。』──
(一)『如同羊羔進入狼群』──羊生性溫馴,狼則兇暴、殘酷;羊在狼群中,其處境必是既艱難又危險的。
(二)投入國度的事工,一定會遭遇難處、逼迫(這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的經歷)。
(三)既是主所差遣的,主必會負責我們的一切;反之,若不是出於主的差遣,千萬不要自冒其險。(常見某些同工陷入「服事的事情多」及「自以為是服事」的裡面,凡沒有奉差遣的都是白工,主一定會說:『我不認識(稱許)你…』)。
(四)羊在狼群中,凶險萬分;基督徒在不信的世人中間,絕不可能佔到一點便宜,反而有被同化、被排斥的可能。
(五)人天然的生命有如豺狼的生命,喜歡弱肉強食;但主所給的生命乃是羔羊的生命──與人無爭,只願吃虧、受欺(參林前六: 7)。
(六)羔羊沒有保護自己的力量,所以我們基督徒在世上,要凡事依靠主,絕不能靠自己的聰明(參箴三: 5- 6)。
四、國度事工的供應──主必負責( 4節上)
●『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不要帶鞋;…』──
(一) 『錢囊』,是存放金錢的袋子,指為生活所需的儲備。
『口袋』,是存放食物的袋子,指為肚腹飽足的儲備。
『鞋』,指涼鞋(原文為複數),指為行路安適的儲備。(『不要帶鞋』,不是指不要『穿』鞋,而是指不要『帶』額外的鞋。)
(二)『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主命定叫傳福音的工人靠著福音養生(太十:10,路十: 7,林前九:14),因此,國度的工人奉差遣到 神的子民中間作工,不必為日常生活所需作多餘的預備。
(三)提醒:
- 國度工人的生活原則是:不需要為自己預備甚麼、打算甚麼或考慮甚麼,而要在自己身上證明 神能養活我們,祂負我們一切的責任。
- 國度的工人要對 神有信心,不倚靠無定的錢財,只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 神(提前六:17)。
五、國度事工的迫切──不可在路上浪費時間( 4節下)
●『…在路上也不要問人的安。』──
(一)由於國度工人的任務(傳福音)急迫,故不要隨著世人的風俗,作那無謂且冗長的問安(人以為很重要),以免在路上浪費時間(參王下四:29)。
(二)提醒:
- 國度的工人(事奉主者)不要被地上物質的享受所分心,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 8)。
- 國度的工人應當儘可能利用時間宣講福音,而不應浪費時間在無益的社交(寒暄)上。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2月28日清晨
~ 國度事工的性質(三) ~
六、國度事工的目的──給人帶來平安( 5- 6節)
●『無論進哪一家,先要說:願這一家平安。』──( 5節)
(一) 『願這一家平安』──
- 原文是『願平安歸與這一個家』。
- 太十:12是說『進他家裡去,要請他的安。』
- 這是說傳福音的人要把供應給他,因為基督自己就是平安。主的工人無論到哪裡,都要供應主的同在和平安。
(二)提醒:
- 凡樂意接待國度工人的人,就是有分於主工作的人,也可算是主裡的『同工』。
- 基督自己就是平安;有主同在就有平安(帖後三:16),這平安乃是基督的平安(西三:15)。
●『那裡若有當得平安的人(當得平安的人原文作平安之子),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不然,就歸與你們了。』──( 6節)
(一)『當得平安的人』(原文是『平安之子』)。
(二)本節的意思是說,如果問安得到善意的回應,就表示這家主人是『平安之子』,具有平安的特質,願意領受平安的信息;否則的話,平安仍舊回歸原點,留待合適的人領受。
(三)提醒:
- 家中若有一個『平安之子』,就能為全家帶來平安。換句話說,家中如有一人蒙恩,就能為全家帶來恩典。
- 基督徒蒙恩得著平安後,把恩典和平安帶給自己家中的人,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責任。
- 被主差遣不是一件小事,因為奉差遣的人乃是主的代表;甚麼時候我們奉主差遣,甚麼時候我們就有主的「權柄」、「同在」和「平安」。所以奉主差遣的工人,他們無論到那裡,都有主的權柄、同在和平安一路隨著他們。
- 接待主所差遣的人,就是接受主的同在和平安;拒絕主所差遣的人,就是拒絕主的同在和平安。
- 主工人擁有屬天的平安,是任何環境所不能改變的。
- 撒但的工作常常是叫我們失敗,但在失敗之先,都是先叫我們失去平安(心裡的和環境上的);如果我們堅守心中的平安而不被奪去,撒但對我們也就毫無辦法了。
- 人配不配得主的祝福和平安,乃在於主,所以只要對方一有正面的回應,我們都當往好處著想,不可猜疑人的存心和動機。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3月 1日清晨
~ 國度事工的性質(三) ~
六、國度事工的目的──給人帶來平安( 5- 6節)
●『無論進哪一家,先要說:願這一家平安。』──( 5節)
(一) 『願這一家平安』──
- 原文是『願平安歸與這一個家』。
- 太十:12是說『進他家裡去,要請他的安。』
- 這是說傳福音的人要把供應給他,因為基督自己就是平安。主的工人無論到哪裡,都要供應主的同在和平安。
(二)提醒:
- 凡樂意接待國度工人的人,就是有分於主工作的人,也可算是主裡的『同工』。
- 基督自己就是平安;有主同在就有平安(帖後三:16),這平安乃是基督的平安(西三:15)。
●『那裡若有當得平安的人(當得平安的人原文作平安之子),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不然,就歸與你們了。』──( 6節)
(一)『當得平安的人』(原文是『平安之子』)。
(二)本節的意思是說,如果問安得到善意的回應,就表示這家主人是『平安之子』,具有平安的特質,願意領受平安的信息;否則的話,平安仍舊回歸原點,留待合適的人領受。
(三)提醒:
- 家中若有一個『平安之子』,就能為全家帶來平安。換句話說,家中如有一人蒙恩,就能為全家帶來恩典。
- 基督徒蒙恩得著平安後,把恩典和平安帶給自己家中的人,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責任。
- 被主差遣不是一件小事,因為奉差遣的人乃是主的代表;甚麼時候我們奉主差遣,甚麼時候我們就有主的「權柄」、「同在」和「平安」。所以奉主差遣的工人,他們無論到那裡,都有主的權柄、同在和平安一路隨著他們。
- 接待主所差遣的人,就是接受主的同在和平安;拒絕主所差遣的人,就是拒絕主的同在和平安。
- 主工人擁有屬天的平安,是任何環境所不能改變的。
- 撒但的工作常常是叫我們失敗,但在失敗之先,都是先叫我們失去平安(心裡的和環境上的);如果我們堅守心中的平安而不被奪去,撒但對我們也就毫無辦法了。
- 人配不配得主的祝福和平安,乃在於主,所以只要對方一有正面的回應,我們都當往好處著想,不可猜疑人的存心和動機。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3月 1日清晨
~ 國度事工的性質(四) ~
七、國度事工的報償──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 7節)
●『你們要住在那家,吃喝他們所供給的,因為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不要從這家搬到那家。』──
(一)『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
- 保羅在寫《提摩太前書》時,曾把這句話當作經典引用(參提前五:18)。
- 在舊約的律例裡面,曾規定主人不可剋扣工人的工價(參利十九:13;申二十四:14-15)。
(二)『不要從這家搬到那家』──
主這話的用意是要國度的工人專心傳道,而不要被生活的享受所分心,浪費寶貴的時間去尋找更舒適的住處:貪享安逸、見異思遷。
(三)提醒:
- 『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主的話告訴我們,我們若真是國度的工人,是清楚『奉差遣』的工人,就該有信心相信,主必定負責實現祂的這個應許;但反之,我們若係作自己的工(或自以為是作主工,實則並沒有奉差遣),當然必須自備糧餉(自己負自己的生活所需之責)。
- 基督徒作主工,不僅得到肉身的飲食,更可得到靈命的飲食。
八、國度事工的待遇──擺上甚麼,就吃甚麼( 8節)
●『無論進哪一城,人若接待你們,給你們擺上甚麼,你們就吃甚麼。』
(一)『給你們擺上甚麼,你們就吃甚麼』──意即不可講究飲食,不挑剔食物。
(二)提醒:
- 事奉主的人所該顧念的,乃是如何將生命供應給別人,而不是為自己的肉身尋求享受,凡特別顧念自己肚腹的實在不能作國度的工人。
- 國度的工人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 8),絕不可貪圖口腹之慾。
★【實例】二十多年前,微僕在中國大陸的農村培訓工人,曾聽到當地的同工,有句順囗溜:「有得吃時,吃到死;沒得吃時,死不吃。」這就是國度工人的待遇。
九、國度事工的要項──醫人屬靈的疾病,傳揚 神的國( 9節)
●『要醫治那城裡的病人,對他們說: 神的國臨近你們了。』──
(一)傳道人有兩大工作要項:
- 『對他們說』(傳道)── 神的國臨近你們了,人人都需要悔改。
- 『醫治…病人』──特指醫治人靈魂的疾病。
(二)國度工人唯一的重點:把人們帶進屬天 神的國度裡面,絕不是自私的把人帶到屬人的組織(教派)裡。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3月 2日清晨
~ 國度事工的性質(五) ~
十、國度事工的提醒(一):路十:10-16節
(一)關於接待的提醒──路十:10-11節
●『無論進哪一城,人若不接待你們,你們就到街上去,說:就是你們城裡的塵土黏在我們的腳上,我們也當著你們擦去。雖然如此,你們該知道 神的國臨近了。』──
1、【背景】:當法利賽人離開一個外邦地區時,通常要擦去(或跺去)黏在他們腳上的塵土,以表示與外邦人的『不潔』無分無關。
2、『當著你們擦去』──意即對拒絕基督的人或地方表示棄絕之意,他們乃自作自受,將來的結局與傳褔音的工人没有關係(徒十三:50-51)。
3、提醒:
- 我們與世人的關係,應當建立在是否「要主」的基礎上,對於不要主的人,我們不可與他們維持屬地過於親密的關係,因為不接待工人,就是棄絕主。
- 不可讓變相的社會福利事業,來取代基督的福音;主所在意的是人們接不接受我們所傳的福音,主並不太在意我們是否幫助人們改善其生活水準。(「作善事」並不等於「救靈魂」,今天太多的「社會福音(利)」,使基督十字架救人的福音變了質)。
(二)關於審判的提醒(一)──路十:12
●『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那城還容易受呢!』
1、【背景】:『所多瑪』,為焚燒、上腳鐐之意。是同性戀的濫觴之地,是罪大惡極,被 神毀滅(參創十八:20,十九: 5、24,猶 7)。
2、『審判的日子』──指世界末日面臨 神的審判之時。
3、提醒:
- 當審判的日子,人所受的刑罰大小不一,乃視我們對主的反應如何。
- 人若嘗過天恩的滋味,後來又離棄主,其結局將比原不認識主的人更可怕(來六: 4- 8)。
- 在恩典時代,聽見救恩的福音卻仍頑固拒絕的人(『悖逆的人』),他們將來所要受的刑罰,恐怕會比無知的罪人更嚴重。
- 今天人所領受的真理亮光比古時多,如果還拒絕不聽,罪就無可推諉,而且也比他們的罪更重了,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參路十二:48)。
- 我們為甚麼要出去傳福音呢?是因為有審判的日子;人若不接受福音,就要在審判的日子受更重的刑罰。
- 人最大的罪乃是拒絕主、不要主(就是不聽主的話);人一切的罪也都是從拒絕主而來的。
- 主的提醒是:凡拒絕接受 神國福音信息的,將來必受審判。
(待續)
★今年第二次的靈修會剛結束,有用心且蒙恩的肢體分享了心得,非常的摸著主的心意,分享给大家,願也能彼此激勵,竭力向前!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3月 3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