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心行善有善報 ~
【故事】
這是發生在四十多年前的一個真實故事:
美國某地區的一個警察局,在一個大風雪的下午,接到了民眾的求救電話,有一個孩子被倒塌的房子壓住了,動彈不得,並且已知他的腳骨頭斷了,孩子陷入極度的危險中,他們需要救援。
警察局立刻出動了救援人員,攜帶了必要的器材,上了警車急速的趕往現場。
車子到了一座橋時,無法再前進,因為大風雪造成了橋墩的斷裂。帶班的警員下車察看了狀況,判斷如果他們選擇繞道的話,那將要浪費更多的時間,但是如果有部怪手願意協助他們開便道的話,他們就可以順利的通過。當時是有幾部怪手在附近工作,但並沒有一個司機願意提供協助。當他們正在交涉時,突然有一位在遠後方工作的司機說:「警員先生,請跟我來。」他立刻熟練的往河中央較淺的地方開去,並且很快的就鋪成了一條便道,並引導警察的救援車輛順利的通過。
因著警察的適時趕到,那孩子順利獲救。當天晚上孩子的父親從外地工作返家,得知孩子的經歷,心中感恩不已,在孩子痊癒出院後,就帶著全家親往警察局致謝,那位帶班的警察一眼就認出孩子的父親就是那位熱心開便道的司機先生,警察說:「先生!其實是你自己救了你的孩子。」
【回應】
『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來十三: 1- 2
是的,我們常常都怕麻煩,都擔心因為幫助別人會增加自己的負荷,所以能躲的就盡量的躲,實在躲不掉的就盡量的推、拖、敷衍…。這個故事給我們非常好的提醒。
第一世紀的猶太基督徒,常因信仰受逼迫,離家在外──有時逼迫突然來到,離家時,身無長物,所以不少客旅是一貧如洗的,不但家產遭搶盡,又需暫避風頭(來十:34,徒八: 1);也有一些傳道人為主名外出,或因交通不便隨時需要落腳…。所以「接待」這些為主工作的神僕和眾弟兄,乃是當時信徒中一項很有價值的愛心服事。他們不只是膳宿的招待,更要安慰、勸勉、堅固彼等的信心,實在不簡單。主耶穌也曾教導門徒說:『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十:40-42)
當主在榮耀中降臨時,坐在祂榮耀的寶座上,對義人說:『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太廿五:35
『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廿五:40
【默想】
你有沒有想到,你做在任何一個人身上的「善行」就是做在主身上?當主再來的時候,不但全部要認帳而且要給賞賜的。如果你認識了這一點,是否今天就願為主的緣故而去愛那些平常愛不來的人呢!
微僕 敏椿 撰文
113年07月22日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