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是忠心好管家 ~
【故事】
有一個老富翁,他想從三位平日表現優異的手下中,挑選一位來繼承他的事業。他叫了三個人到跟前,分別給他們一筆同數額的錢,要求他們想辦法,在天黑以前,去買一些東西,並且是可以把一個大倉房裝滿的。
第一個人考慮了老半天,跑去買了一大堆稻草,但是經費有限,只勉強將房間裝滿了一半。
第二個人買了一些最便宜的野草,但也不過只裝了倉房的三分之二。
第三個人最後回來,似乎是空手回來的。詢問之下,原來在路上遇到一個賣蠟燭的孤兒,他把大部分的錢都給了他,只拿回幾支小蠟燭。但是當他將那些蠟燭點燃後,所發出來的燭光,很快的就照亮了整個房間。
不用說,老富翁當然就把事業交給了第三個人。
【回應】
『主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路十二:42
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呢?誠實的問問自己:「我是麼?」這節經文及故事給了我們兩點提醒:忠心的管家,不但是【有智慧】,也是【有愛心(行)】的。
(一)就著【智慧】而言──
人的智慧和 神的智慧,差別真是何等的大!人的智慧是用方法、靠判斷、賴經驗…;但是 神的智慧卻是聖靈的活路,是以 神為是的。人的方法是【得】, 神的方法是【給】;人的經驗是【努力】, 神的經驗是【倚靠】──『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
(二)就著【愛心】而言──
『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罷!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雅二:15-16
是的!無怪乎老約翰得 神的啟示,他說:『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8
【默想】
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好管家?給正餓著肚子的人一塊乾麵包,遠勝於給他百句要他接受耶穌的經文。
微僕 敏椿 撰文
113年09月01日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