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彩般的見證人(一) ~
壹、從一而終的迦勒
【前言】
一個在基督裡的人有兩個特別值得注意的點:
(一)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成就,可能是在老年時出現。
(二)是在服事 神的事工上,沒有退休年限,我們可以在行政崗位上退下來,但我們這個人還是要事奉的。
以迦勒來看,他是一個「從一而終」的基督徒:
一、熱情的少年時期
(一)迦勒是族中的領袖(民十三: 2- 6)。
一個人通常兼有高尚的人格和克己的生活,才可以做領袖。
(二)摩西揀選迦勒和另外十一個探子出去偵察迦南地。
(三)迦勒顯出不屈不撓的勇氣,獨自一人(和約書亞)持定主意,堅持信心,反對另外那十個人的意見(民十三:25-十四: 9)。
(四)迦勒在困難中顯出堅定不移的信心(民十三:30)
耶和華親自顯現為他作證,經上記著說:『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十四:24
二、堅定的中年時期
中段是長途旅行中最艱難的路段。很少人像迦勒那樣,遭遇艱苦的中年時日;他因為以色列百姓的罪和不信,使他那本來應該是黃金時期的40個年頭,變成失望和難過的歲月。
迦勒獨特的地方是,他沒有像米利暗一樣妒忌摩西,沒有愛摩押的女子,也沒有妒忌接棒的約書亞;他安靜地、堅定地、始終如一地度過那40年漫長的中年時期。
三、進取的老年時期
(一)迦勒一生都是榜樣──
- 青年期,他獨自站立。
- 中年期,他獨自行走。
- 老年期,他獨自攀登。
(二)他的身體還是強壯──書十四:11
(三)他的靈性仍然活潑──因他由始至終都專心跟從耶和華。
在85歲的高齡,他要求約書亞把所應許給他之地給他,而他還要親自攻取那地(希伯侖山地~書十四:12)。
【結論】
迦勒成功的祕訣是,『他另有一個心志,專心跟從耶和華』,參民十四:24,書十四: 8、 9、14
讀了迦勒,反思:我們的弟兄姊妹中,有多少人能擁有如此始終如一、堅守忠信的情操呢?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11月27日清晨
~ 雲彩般的見證人(二) ~
貳、好的領袖巴拿巴
【前言】
有不少學者認為,巴拿巴可能是耶穌70個門徒中的一個,因為在使徒行傳中很多人都認識他。
一、與 神的關係
(一)完全的奉獻(徒四:37)
他變賣了田地,把價銀拿出來,放在使徒腳前。由此可見他捨棄財寶和前途,決心跟隨主。
(二)完全的順服(徒十三: 1- 3)
他願意放下自己最擅長的牧會工作,甘心順服聖靈的引導去當宣教士。「牧會」與「宣教」是兩樣不同的工作,後者甚至可以說是更艱難的工作,但他仍然願意順服 神,以主的工作為自己的工作。
我們會常用“沒有感動”、“沒有恩賜”來推卻事奉的呼召,事實上我們必須多一點順服。當 神感動你去做某一樣工作時,深信 神必定會賜給你必要的幫助;雖然 神可能沒有說:“我給你有關的恩賜”,但我們仍然可以憑信心踏上和跟上,我們要學習完全的順服。
二、與人的關係
事奉者成功與否,很在乎他有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是巴拿巴
巴拿巴本名約瑟(徒四:36),使徒為他改名「巴拿巴」(意思是勸慰子),可見他的個性和行為。他是一個很懂得勸勉人、安慰人的人,這樣的人也必定是很有愛心,由此可以推想他的人際關係一定很好。『愛心是聯絡全德的』(西三:14),愛是肢體生活中最重要的。
(二)接待掃羅(徒九:26-28):
巴拿巴有愛心,又勇敢地接納和相信掃(保)羅,縱然有冒險成分,他也願付代價,因有愛心而能犧牲自己。
(三)好的牧師(徒十一:24):
巴拿巴『是個好人』,有美好的品德,能帶領人歸信基督,是個典型的好牧師。(參徒十一:24)
(四)好的同工:
巴拿巴不妒才,到大數去找保羅(徒十一:25-26);雖然馬可曾經在事奉上離開他們,但他對馬可仍然充滿愛心,願意多給他一次機會;他甚至因為應否帶馬可同去佈道的問題,與保羅起了爭論(徒十五:36-39)。
三、明顯的改變(聖靈的工作)
(一)約瑟 → 巴拿巴(徒四:36):這是他「性格的轉變」。
(二)蒙召 → 委身(徒四:37):這是他「人生的轉彎」。
(三)好信徒 → 好牧師(徒十一:23):這是他「順服的見證」。
(四)好牧師 → 宣教士(徒十三:1-3):這是他「前進的服事」。
從上面來的感動,加上人的順服和改變,完成 神的心意。
他竟然願意由一位相當成功的「牧師」,變為工作更難,也沒有很多成就感的「宣教士」。
【結論】
巴拿巴本是一個平凡的人,卻有優秀的事奉,他成為一個出色的好牧者。這叫我們體會到,一個並沒有特出恩賜,沒有出色影響力,但肯努力追求,又願意完全委身的人,仍能被 神大大使用的。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11月28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