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民之死極寶貴(一) ~
【經文】:希伯來書十一章13-16節,哥林多後書四章16-18節
本月15日晚,56年前帶領我認識主的莫媽媽息了勞苦,在世寄居94載,家人告知,老人家數度交待,交由微僕處理身事,敏椿自當從命。茲將感動的經文先與您分享。
一、憑信心就有盼望:希伯來書十一章13-16節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稱為他們的 神,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一)他們都是存著信心而死的:
他們(指希伯來書十一章中所說那些有信心的人,即『聖民』),不但是因信活著,死的時候也是存著信心而死。換言之,他們的信心從起初一直到死都沒有搖動。
(二)他們都沒有得著所應許的:
『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意即:這些人並沒有實際看見應許的成就(都沒有實際看見他們的子孫像天上的星那樣多…,更沒有看見得福的『後裔』──主耶穌的降生)。雖然他們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都存著信心而死,他們至死都不懷疑 神的信實。
(三)他們都從遠處望見而迎接:
『卻從遠處望見(了),且歡喜迎接』──他們的肉眼雖然沒有看見 神所應許的,但他們信心的眼睛,卻從遠處(超越了時空)望見了。而且因著這『望見』是真實的,所以才能『歡喜迎接』。
(四)他們都承認是在世作客的:
『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意即:他們並不依戀這世上的福樂,乃是專心盼望天上的福氣。雖然他們盼望地上的子孫多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但他們也是為著盼望天上的福氣而盼望的──盼望那能使萬族得著天上福樂的救主而盼望的。
作『客旅』和『寄居』的,表示他們是存著一種隨時要回家的態度在地上生活。因此,地上的一切對他們來說沒有甚麼牽累。
(五)他們都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
1、『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在此告訴我們,他們的信心是如何的輕看這屬地的家鄉,繼而:
(1) 要另外去找一個家鄉。
(2) 願要離開原來的家鄉。
(3) 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
2、『所以 神被稱為他們的 神,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神是一切人的 神,更是『他們的 神』,表示他們與 神之間有更親密的關係,所以是『不以為恥』的。
3、這兩節也告訴我們,這些有信心的人所得的賞賜,包括兩方面:
(1) 一方面關乎【榮耀】──
『 神被稱為他們的 神,並不以為恥』── 神願意以他們為兒女。
(2) 一方面關乎【福樂】──
『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這是一種實際享受的賞賜。
微僕 敏椿 撰文
111年12月27日清晨
~ 聖民之死極寶貴(二) ~
【經文】:希伯來書十一章13-16節,哥林多後書四章16-18節
二、憑信心就不喪膽──哥林多後書四章16節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外面的人)雖然毀壞,內心(裡面的人)卻一天新似一天…』
(一)保羅為福音受苦難,外體日壞,但賜生命的聖靈卻讓他內在的我日日更新。這個裡面的人就是新造的人,到復活的日子,會成為那永不朽壞的(參哥林後書五章 1、17節)。
(二)本節的頭一句『所以,我們不喪膽』,和第 1節的末一句是一樣的話。本節是總結從12-15節的話──說明保羅能夠『不喪膽』的理由,而到了16節他就下結論說,我們所以不喪膽,因為我們有美好的盼望。
(三)雖然我們的外體會毀壞(因受各樣的逼迫、危險、患難等),身體為基督的緣故會衰殘,但由於這些患難的鍛鍊,卻會使我們的內心『一天新似一天』,我們裡面的人會更像耶穌基督的榮美。
三、憑信心等候榮耀──哥林多後書四章17節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一)這種享受基督死而復活的經歷,雖然有它受苦的一面,但保羅說:這種苦是『至暫至輕』的,是滿有代價和盼望的,因它會為經歷過的人帶下『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二)在此保羅把今生外體所受的苦楚,算為是『至暫至輕』的,所以保羅不喪膽、不懊悔,不因受的苦而發怨言。他有屬靈的眼光,已經看到這樣為基督受苦是合算的,因為所受的只是『至暫至輕』的,但所得的卻是『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四、憑信心顧念永遠──哥林多後書四章18節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一)人在世間所受的苦難和日漸毀壞的外體,都是看得見的,是暫時的物質界的事物。若把眼光放在這些東西上面,難保不失望、不喪膽。但若能注視內在的我所屬的永遠且不能毀壞的屬天的居所,那麼今生的苦楚便算不得甚麼了(參哥林多後書五章 1節,歌羅西書三章 1- 4節)。
(二)本節應該是所有基督徒的人生觀,我們不是顧念物質界的一切,乃顧念那肉眼不能見的、是屬天的一切。
【結論】
基督徒面對死亡是息了勞苦、歸回天家,是好得無比的,因為聖經說:『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詩篇一一六篇15節
微僕 敏椿 撰文
111年12月28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