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削木頭的孩子 談削木頭的孩子
  • 【心靈小品】

~ 談削木頭的孩子 ~

    在義大利有個男孩,家住科利摩拉( Cremona)。他有兩個好朋友,一個很會唱歌,另一個很會彈琴。他很喜歡音樂,卻不會唱,也不會彈。他只會削木頭,不但很喜歡削木頭,也很會削木頭。

    有一天,當他那兩個朋友正在歌唱彈琴的時候,有一中年紳士經過,聽他們唱完歌之後,就給他們一塊金幣,那是相當大的一筆錢,兩個孩子高興的不得了。那只會削木頭的男孩就問他們:「這位先生是誰,為什麼這麼慷慨?」他們告訴他:「他是鼎鼎大名的阿馬第( Amati), 第一流的提琴製造家。」

    兩個孩子都高興的各自回家了,但是那只會削木頭的男孩卻一個人去找阿馬第,告訴他自己很喜歡音樂,但是不會唱、也不會彈。阿馬第先問他叫什麼名字,他答說:「我名叫安東尼‧司特法流(Antonio Stradi-varius)。」阿馬第安慰他,並鼓勵他,可以用他那削木頭的刀,製作各種樂器,一樣能為世人提供美妙的音樂。

    從那天起,安東尼就成為阿馬第的學生,在工廠努力工作,學會製作各種樂器。阿馬第死後,就把一切工廠交給他,他有一手高明的手藝,能製作至高毫無瑕疵的名樂器,雖然他小時候只會削木頭,但是後來卻成為全世界最出名的提琴製造家:【安東尼‧司特法流】。

【回應】

    『但如今,  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林前十二:18、21-22

    常聽到有人說:「我什麼都不會,我沒有用。」但請你告訴我,身上哪一個肢體是更好的?哪一個肢體是最完全的?是手呢?是腳呢?當你思想這個問題時,你會無從比較,只因為肢體的功用各不相同,又都是同樣的重要,都是不可或缺的。削木頭的孩子既都可以成為第一流的提琴製造家,同樣的,我們領受耶穌、倚靠聖靈的人, 神在我們身上一定有美好的心意。

    但我觀察到有些弟兄姊妹,竟輕看 神對他個人的呼召,當他們不能成為他們所欽羨的那肢體的時候,他們就放棄了他們在身體上是(作)肢體的榮耀地位。這種情形就像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五章所講的「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在這個比喻裡,有人領五千(會說、會彈、會唱、會做、會,另有人領二千(會唱、會彈、會),他們都蒙了主耶穌的稱讚。整個比喻的重點是在那領一千的身上,在這裡的危機是:那領一千銀子的人,小(輕、誤)看了恩賜,竟將恩賜埋藏起來。他或者自問:「我既然不能在身體中佔一個顯著的地位,那麼佔不佔其他位子又有什麼要緊呢?」弟兄姊妹請注意!這是絕對要緊的!因為這比喻的教訓提醒我們,如果五千能另賺五千成為一萬、二千也能另賺二千成為四千,那麼一千當然就也能另賺一千而成為二千的。我們實在就是這樣藉著運用屬靈的功能,才會發現生命。

默想

    因著那領一千銀子的肢體將恩賜扣住了,教會的生命不但受到攔阻,而且是一直的貧乏下去!


   微僕 敏椿 撰文

 112年 9月16日清晨


© 2023真善美協會 404台中市北區忠明路502-7號B1 (04)2202-2002
版權所有,若非事先經權利人及本網站授權,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及編輯。如需聯結合作,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