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低頭才有能力

Home /心靈小品 /能低頭才有能力


~ 能低頭才有能力 ~

【故事(轉載)】

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

年輕氣盛的他,挺胸昂首邁著大步,進門時撞在門框上,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笑笑說:「很疼嗎?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的最大收穫。」

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無獨有偶,有人問過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麼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

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

那人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五尺高,天與地之間卻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

蘇格拉底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

【回應】

他們兩人提到的【記住低頭】和【懂得低頭】之說,就是要記住不論你的資歷、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會裡,你只是一個小分子,無疑的是很渺小的。

當我們把奮鬥、努力的目標看得更高時,那就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調,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態,把自己看輕些,把別人看重些。

富蘭克林就從中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並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其實,基督徒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

保羅提醒我們:『…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羅十二:3)、『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把自己看高的人,或自認為懷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優點;一個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

只有敢於低頭,並且不斷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夠不斷吸取教訓,才會為別人的成功而欣喜,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會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一個在基督裡的人,本是該如此!

當你真從自我中走出來時,你會發現,一次善意的低頭,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屬靈得勝經歷。

低頭是一種能力,它並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態度中的一種選擇。

不管一個人再如何的有權有勢有能力,也終有「江郎才盡」,「有所不能」的一天。

若無法承認自己的不足,又不願意不恥下問,那只會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損失及傷害。

唯有願意「低頭」謙卑的人,永遠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末了,基督徒當記取箴言二十二章4節所説:『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9月19日淸晨

真善美協會

連絡電話:04 2202 2002(點擊撥打)

服務時間:09:00 - 17:00

地址:台中市北區忠明路502-7號B1(點擊前往)

查經進度觀看人數13

我要留言


*為必填項目

* 姓名

 


* 信箱

* 留言內容



心靈小品資訊

心靈小品年份

本網頁已經閒置超過3分鐘囉。

您可以選擇【右上角關閉】或點擊任一反灰處,即可回到原網頁

線上奉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