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希望的十字架 ~
【故事】
前蘇聯作家【索忍尼辛】他在回憶錄中寫了他從前的一段經歷:蘇聯當局以政治犯的名義逮捕他,每天逼他工作十二小時,僅供給他極少量的食物,使他病得十分嚴重,幾乎喪失求生的意願。
某天下午,他在烈日下鏟沙,累得停下來休息,雖然明知這樣做可能會慘遭衛兵打死,但也顧不了,因為實在無力工作。此時,一位基督徒走到他身旁,偷偷在地上畫一個十字架記號,然後擦掉。一時之間,索忍尼辛似乎重新燃起一股新的盼望,後來這股盼望一直支持著他忍耐到底。
【回應】
『敬畏耶和華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箴十四:27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榮耀,我眾罪都洗清潔,惟靠耶穌寶血】,這首【十字架】詩歌的副歌,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了,亦是一般教會在佈道、擘餅聚會時所樂意引用。初信主唱這首詩歌時,熱淚禁不住奪眶而出,因為十字架的愛,消極的是「不計較人過去一切」的愛,祂不計較我們過去的污穢、無恥、愚昧,並且還積極的帶給我們盼望和心中安定的力量,這愛是何等的大啊!
作者係一位盲女詩人克羅斯比,她生於1820年,自幼即雙目失明,受教育於紐約盲人學校,終身大半時間服務盲童,享年九十五歲。她雖然生下來不久就失明,從沒有欣賞過青山綠水的美麗,可是耶穌卻活在她心靈底、明眸中,享盡了無窮的美景。春花易謝,只是她心中的美麗和光明是永恆的。她一生寫過八千多首聖詩,幾乎首首都是快樂心情的流露,影響了全世界的教會。【十字架】這首詩歌的中文歌詞是由王明道弟兄所翻譯的。
她是個傑出的聖詩作者,也是終身不能見光的一個人,我們或以為其心靈和身體必然極度衰弱,但是事實上恰恰相反,她心裡充滿喜樂、光明和希望。凡是要求與她見面談話的人,都深受影響,大得安慰勉勵。她到了四十三歲才作了第一首詩歌,開始為 神作大事。
她所寫的聖詩,感化了數不盡的人,直到今日。在她年老的時候,有人問她長壽的秘訣,她說:
(一)不要掛慮,應將一切交給 神。
(二)不發脾氣,管理好自己的性情。
(三)小心講話,不說己不知道的話。
(四)食物方面,簡單即可,多吃鮮蛋、水果、青菜。
她的禱告,常常只有一節聖經:詩篇一四一篇 3節:『耶和華啊!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
【默想】
她雖然死了,卻仍在說話──燃希望的十字架,阿們!
微僕 敏椿 撰文
112年12月11日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