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父親節的由來 談父親節的由來
  • 【心靈小品】

~ 談父親節的由來 ~

    世界上第一個父親節,在1910年誕生於美國。

    1909年,住在美國華盛頓州士波肯市的【杜德夫人】,當她參加完教會舉辦的母親節主日崇拜後,【杜德夫人】的心裡有了很深的感觸,她心裡想著:「為什麼這個世界沒有一個紀念父親的節日呢?」

    【杜德夫人】的母親在她十三歲那年去世,遺留下六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中,獨自一人、父兼母職撫養六名子女長大成人。【斯馬特】先生參與過美國南北戰爭,功勳彪炳,他在妻子過世後,立志不再續弦,全心帶大六名兒女。

    【杜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於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為經年累月的過度勞累而病倒辭世。

    【斯馬特】先生辭世那年,【杜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她特別地想念父親;直到那時,【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心與努力,並不亞於任何一個母親的辛苦。

    【杜德夫人】將她的感受告訴教會的【瑞馬士牧師】,她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向偉大的【斯馬特】先生致敬,並能以此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瑞馬士牧師】聽了【斯馬特】先生的故事後,深深地為【斯馬特】先生的精神與愛心所感動,他讚許並支持【杜德夫人】想推動【父親節】的努力。

    於是【杜德夫人】在1910年春天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不久得到各教會組織的支持;她隨即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提議,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於是美國華盛頓州便在六月十九日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聚會。

    1924年,美國總統科立芝(Calvin Coolidge )支持父親節成為全美國的節日;1966年,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宣佈當年六月第三個星期日,也就是【斯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為美國父親節;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 )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六月第三個星期日,訂為全美國的父親節,並成為美國永久性的國定紀念日。

★我國父親節的由來:

    民國34年,對日抗戰勝利前夕的八月上旬,上海淪陷區的各界名流,鑑於敵人的猖獗、環境的險惡,附逆叛國者比比皆是,彼等有識之士,隱憂彌深,乃發起以八月八日為【父親節】,一以追懷親恩,一以喚起人們故國之恩。(當時這些名流們,不顧環境險惡,大力呼籲於八月八日各自對父親表達感恩、祝福、懷念及追思的心意和舉措,表面看來似純為彰顯孝思,實則暗喻懷國之忱。)

    果不其然,不旋踵間,日本軍閥侵華美夢破滅,終在八月十四日,由日本天皇透過廣播宣佈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後,上海各界名流公推吳稚暉、潘公展、李石僧、杜月笙等十人,聯名呈請上海市政府社會局轉請國府,准予規定八月八日為【父親節】,並通令全國一致遵行。其呈文大意云:

    「謹呈者:竊以上海各界領袖於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八日,發起『父親節』,並發表緣起云:『憶昔第一次歐戰告終時,美國賈維絲女士發起母親節,旨在慰撫陣亡將士之母;嗣後世界各國有識之士積極推行,轉而為紀念本身之母親;地無中外,時無古今,錫類之思,蓄無二致。然父以生我,母以鞠我,張橫渠銘父乾母坤之恩,劉極齋誌父憂母難之德,惟父惟母,並稱並重;知有父而不知有母,固失人情之常,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寧非痛心之事。同仁等值茲第二次歐戰結束之際,聯想及此,爰聯名發起父親節,定每年八月八日,敬謹遵行,故亦稱『八八節』。其行足嘉,其事足詠,此民族之正氣,宜邦家所矜式,佩戴梅花以堅定歲寒志節,醵資興學旨在復興民族教育;純係抗戰期間民族自覺之一種純正表示,足與美國於第一次歐戰後發起之『母親節』相映生輝。為紀念抗戰史蹟計,為崇尚民族道德計,自應由國府明令規定,永為令節。」

    國府准予所請,遂明令公佈八月八日為【父親節】,通令全國同胞周知。


   微僕 敏椿 撰文

 112年 8月 8日清晨


© 2023真善美協會 404台中市北區忠明路502-7號B1 (04)2202-2002
版權所有,若非事先經權利人及本網站授權,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及編輯。如需聯結合作,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