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徒當彼此洗腳 ~
【故事】
Burce Thielemann是匹茲堡第一長老教會的牧師。有一天,他與一位信徒交通,這位信徒說:「你們這些傳道人老提有關「給予」的信息,其實如果你真正去做,你會發現還是要從【水盆神學】開始。」
Thielemann牧師問道:「水盆神學?你指的是什麼呢?」這位信徒回答說:「你還記得當彼拉多有機會可以釋放耶穌時,他做了什麼嗎?他差人送了一盆水來,並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便將此罪歸到眾人身上。然而,耶穌卻是在祂受難的前一天晚上,拿來一盆水並開始洗門徒的腳。」
這兩者都是【水盆神學】,您選擇哪樣?
【回應】
『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約十三:14
彼拉多在眾人面前的【洗手】,是將殺害主耶穌的【罪】推得一乾二淨,交由眾人來承擔;反之,主耶穌在門徒面前的為門徒【洗腳】,是將【愛】傳遞給門徒,讓他們從主身上得到真愛。雖然二者都是【洗】,一個是因著【罪】、一個則是為著【愛】,差之甚遠矣!
【洗腳】在這裡所暗指的,是為著靈命的更新,這是與罪無關的。一個人被塵污沾腳是無可避免的事,這是與罪不同的。若是在塵埃裡打滾,那就必然是罪了。今天我們在地上行走,我們的腳總是難免會沾到灰塵,只要回到家洗一洗腳就潔淨了。
我們從這個經節裡,要強調的是【彼此洗腳】。例如,一個弟兄整天都在上班,下班回家後,難免身體疲倦,他似乎很難恢復早晨剛起床時,與主親近的那種新鮮,他身上好像被一個東西給罩著、捆綁著,使他或覺得提不起勁來,也沒有辦法再跟早晨那樣的親近主。
但就在這時候,一個弟兄遇見了他,並很自然的讚美主,述說得勝的見證和經歷,他立刻就受到激勵,感到一股暖流緩緩上升,力量自然再度生出。這又好像有人拿了一把刷子,將那層軟弱、籠罩、捆綁、蒙蔽就給揭去了…,於是,他的腳又再一次被洗淨了。
弟兄姊妹!我巴不得您真知道【彼此洗腳】的意義,因為這樣行就恢復了我們屬靈的新鮮。當我們在【彼此洗腳】時,我們自己可能並不知道或沒有發覺這事實,然而卻經常叫在基督裡的弟兄,因此得到更新和恢復。我願意說,這是一項有屬靈價值的事業,讓我們都彼此洗腳吧!
【默想】
【愛】能使人生腳步變得輕快又穩健, 神的兒女理當【活出愛】!
微僕 敏椿 撰文
112年12月 7日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