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憑信心就不氣餒 ~
【故事】
有戰場上的一位戰士,講了一則螞蟻的故事,他說:「我有一次被敵人追逼,不得已藏匿在一所破屋中,我在那裡獨自枯坐了幾個小時,那時我萬念俱灰,為了要排遣心中的絕望,我注視著一隻小小的螞蟻,背著一粒比它身體大數倍的穀子,盡力向牆上拖走,它一次又一次跌了下來,可是它每一次仍舊背著這粒穀子努力向上爬。我曾數過它跌了六十九次,可是它並不灰心氣餒,到七十次時,終於到達了高牆的頂上,當時這一景象給了我莫大的鼓勵,使我終身不遺忘這個教訓。」(錄自荒漠甘泉)
【回應】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六: 9
信心是支援我們走向成功大道的精神力量,信心不可盲從,亦不可剛愎自用,所謂:「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處事接物有定見、有計畫、有步驟、有目標,既精明又高明,要如此,就須從生活中、工作中來增進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用信心和毅力,掃除一切阻礙,變不能為可能。失去信心,猶如洩了氣的皮球,導致沮喪、失望,一蹶不振,無所作為。
法國物理學家居禮和他的夫人瑪麗,如果沒有信心,豈能窮年累月熬在實驗室找到了鐳和鏷等放射性的元素,而成為諾貝爾獎的得主?在得獎之前,他們窮得連買麵包都成問題,所有的人包括他們的師長、親友,沒有人認為自然界除鈾之外,還有其他放射性元素,紛紛勸他們夫婦停止研究,但他們信心堅定,果然有了新發現,使科學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保羅寫信給那問題多多的哥林多教會時說:『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哥林多後書十三章 5節)
有沒有信心,不是光憑嘴講的,也不是看我們是否受洗而決定的,須要省察、試驗自己的內心。保羅說:『看耶穌是否在心裡?』有耶穌在心裡,就是有信心,即考試及格,已經得救了;沒有耶穌在心裡,表明還沒有真實的信心,考試不及格,將來是可棄絕的!
信心不是自信,也不是對某一件事,某一個人的認可或敬佩!聖經說:『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約翰福音一章12節)因此,信心的一個定義就是「接待」。信主,就是打開我們的心,接待主到我們的心中,我們就有權柄作 神的兒女。而既是兒女,就有權向父親求一切的東西,只要按著祂的旨意求,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定要收成,這是祂的應許。
【默想】
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信心,是只在基督裡才有的,願我們都是有信心的兒女!
微僕 敏椿 撰文
112年12月15日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