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法腓立比教會(一) ~
(質量增長的教會)
讀經:腓立比書一章 3-11節
【前言】
保羅是個開荒佈道的使徒,而腓立比教會則是他在特羅亞時,夜裡聽到馬其頓的呼聲,第二天,保羅一行人即越過愛琴海,到達歐洲的馬其頓省所建立的第一個教會。保羅建立了不少教會,每個教會也都有它的特色,但其中最令保羅感到欣慰的,應該就是【腓立比教會】。
腓一:3-11,是保羅為他所愛的腓立比教會的禱告,這個禱告的內容可分為二部份:
(一) 第一部份(一:3-8):保羅為著腓立比教會能成為一個傳福音的教會禱告,這是教會在【量】方面的增長。
(二) 第二部份(一:9-11):保羅為著教會的弟兄姊妹能在靈命上日日增長禱告,這是教會在【質】方面的增長。
保羅就是為著腓立比教會要在質和量二方面能夠一齊增長禱告:
★【對內】:造就信徒,使信徒的靈命長大成熟;
★【對外】:廣傳福音,使得救的人數日漸增加。
這豈不也是我們內心所盼望、所祈禱的合 神心意的教會嗎?
【本論】
一、為教會量的增長禱告:(一:3-8)
(一) 腓立比教會是個傳福音的教會──(一:5)
1、在第5節,保羅指出:腓立比教會是從教會成立的頭一天,直到保羅寫這封信的時候,一直都是【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的教會。
2、『從頭一天』:指的是保羅把福音傳到腓立比城的那一天,根據徒十六:15、40;腓立比第一位信主的就是那位賣紫色布疋的呂底亞。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道,不但她和她全家信主受洗,並強留保羅和西拉到她家裡住,她的家就成為腓立比教會最初聚會所在。腓立比這教會,真的是從聽到福音的第一天開始,就在福音的事工上有份。
3、『直到如今』:指的是直到保羅在羅馬監獄寫這封信的時候,腓立比人仍然在福音的事工上有份。自從呂底亞第一位投入福音事工,在四:3我們看到:接著有友阿爹和循都基在福音上和保羅一同勞苦;後來保羅被逼迫離開腓立比,一:28、30告訴我們:仍然有人不怕逼迫,繼續為福音事工努力;四:16又告訴我們:保羅由腓立比轉往帖撒羅尼迦傳道,腓立比教會也一次、二次派人供應保羅的需用;保羅由帖撒羅尼迦經過庇哩亞,來到哥林多傳福音,他的缺乏也由腓立比教會補足(林後十一:9,徒十八:5)。如今,保羅在羅馬的監獄,腓二:24-30告訴我們,腓立比教會又打發以巴弗提從腓立比走四十天的路程來到羅馬,供應保羅的需要。腓立比這教會,真是從聽到福音的第一天,直到保羅在羅馬監獄寫這封腓立比書的日子,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
(二) 保羅求主使腓立比教會,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直到耶穌基督再來──(一:6)
1、在一:6節上,保羅認為,腓立比教會同心合意興旺福音,那是上帝在他們心裡所動的善工。
2、『動了善工』:指上帝在他們生命中所開始的恩典工作。
當保羅把福音傳給腓立比人,腓立比人信了,而且生命得到奇妙的改變,這是上帝恩典的工作。腓立比人在生命改變之後,緊接著就積極要和別人分享上帝的恩典,傳揚福音,這實在是 神給腓立比人格外的恩典。
3、保羅在一:6節下就禱告 神,求 神既動了善工,就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成全』指的是繼續這工作,直到完成。『耶穌基督的日子』,指主再來的日子。因此保羅所禱告的,就是求 神既然動了善工,就繼續動工,保守腓立比教會,直到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一直都是一所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的教會。
(三) 保羅以歡喜又迫切的心來禱告──
1、保羅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為腓立比教會禱告呢?第4節說:『歡歡喜喜地祈求。』【歡歡喜喜】強調保羅的禱告是主動的,一點也不勉強。為什麼呢?因為保羅想到腓立比弟兄姊妹在福音事工上熱心參與,心裡滿了喜樂,這喜樂成了他代禱的動力。【歡歡喜喜是保羅代禱的第一種心態】。
2、保羅代禱的第二種心態是【迫切】。在一:8保羅說他『切切』的想念腓立比人。『切切』指心裡迫切。在一:7保羅說:你們『常在我心裡』。這就說出保羅為什麼能迫切為他們代禱的理由。腓立比弟兄姊妹的名字、臉孔、為福音擺上的情形,總在保羅的心裡,因此保羅能從心裡迫切的為他們代禱。
3、如果弟兄姊妹能以歡喜又迫切的心來為教會成為傳福音的教會禱告,相信 神當日如何在腓立比教會動了善工,也必在我們教會動同樣的善工,使教會成為一所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的教會,這樣,主必把得救的人數照著祂的心意加給我們,使教會在【量】上增長。
微僕 敏椿 撰文
112年2月12日清晨
~ 效法腓立比教會(二) ~
(質量增長的教會)
讀經:腓立比書一章 3-11節
保羅不只為腓立比教會量的增長禱告,他也為腓立比教會質的增長禱告。
(一) 腓立比是個有愛心的教會
在一:9,保羅所禱告的並不是求主使腓立比教會成為一所有愛心的教會,因為腓立比教會並不是沒有愛心。前面提到在腓四:15-16,保羅離開腓立比,往帖撒羅尼迦事奉,腓立比人一次二次的供給他的需用;就是保羅在羅馬監獄寫這封腓立比書,他們仍然差派以巴弗提走四十天的路程,帶來保羅生活上的需要,腓立比教會實在是一所愛心滿滿的教會。
(二) 腓立比人在運用愛心時,缺少知識和見識,這正是保羅禱告的要點
●『知識』:指的是對聖經真理的認識。
●『見識』:則是把聖經真理於生活中實際應用出來的能力。
1、有知識和見識,才能分別是非。『分別是非』指的是能分辨好、壞、對、錯的能力,這種能力,通常在四方面表現出來:
(1) 第一:從表面好,看出裡面不好,而不作。
(2) 第二:從表面不好,看出裡面好,而擇善固執。
(3) 第三:從二者都好,取最好的。
(4) 第四:從二者都不好,取損失較小的。
2、愛心加上知識和見識,愛心才不會誤用;有知識和見識,才能分別是非,在運用愛心時才能誠實沒有差錯;而『結滿了仁義的果子』,指生活上的好行為,或屬靈、道德上美好的見證,這樣,神才會得著榮耀。容我們用三個例子來說明:
(1) 例一:(腓一:12-14)
沒有知識、見識的愛心,則把保羅從監獄中救出來,如此御營全軍哪有機會得聽福音?這就不是誠實無過的人,神也不能因此得榮耀。
有知識和見識的愛心,則為保羅的身心靈禱告,使他能得著這些御營軍的靈魂歸主。
(2) 例二:(腓四:2-3)
愛心滅掉知識和見識,則會爭著當領袖來服事主,卻導致不能同心、分裂。
愛心加上知識和見識,則禮讓別人作頭,甘心配搭。
(3) 例三:(腓一:21-26)
愛心卻沒有知識和見識,則離世與基督同在,這是次好的選擇。
愛心加上知識和見識,則為腓立比人的信仰得以長進而活著,最好的抉擇。
可見保羅的第二個禱告,是為腓立比信徒的靈命禱告,保羅求主,使腓立比人不只有愛心,更是愛心加上知識和見識,使他們的愛心不至成為熱心有餘,成事不足的愛心,這是成熟的靈命,是質的增長。
【結論】
我們把保羅為腓立比教會的禱告放在一起,我們很清楚看見,保羅一方面求主使腓立比教會,繼續不斷的向外傳福音,也繼續不斷的追求靈命的長大成熟,使這教會在質量上一起增長。
我們如果只追求靈命成長,而不對外傳福音,很容易導致只有知識卻沒有愛心,而落入自高自大的危險;如果我們只對外傳福音,而不注重靈命成長,則可能生下一群夭折的嬰兒,教會也成為屬肉體而不是屬靈的教會。
願保羅為腓立比教會的禱告提醒我們,使我們個人,一方面注重靈命成長的追求,在聖經真理上下工夫,也讓真理調整、修正我們行事為人的心態和生活方式,好教我們的靈命日漸長大成熟;另方面則實際參與傳福音的事工,引人歸主。因著我們成熟的靈命,使歸主的朋友得到最好的造就,繼續結出仁義的果子,使榮耀歸給神。這樣,我們的教會必成為質量一起增長的教會。
微僕 敏椿 撰文
112年 2月13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