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督裡看行義(五) ~
經文:馬太福音五章20節
四、由物質生活來看
基督徒也要在地上過生活,但是基督徒對物質生活的態度,和法利賽人是不一樣的。
(一)法利賽人對物質生活的態度──
1、 積財在地: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太六:20
2、事奉瑪門(就是財利之意):
『你們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瑪門。』──太六:24
法利賽人的積攢財寶在地上,和所謂的「儲蓄」是不同的,他們是事奉這些財寶。
3、為生命和身體憂慮: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太六:25
所以法利賽人在物質生活上的態度,就是為自己憂慮──把心思意念放在為自己的安全、享受上面,財寶成為他們的 神、成為他們事奉的對象了。
(二)基督徒對物質生活的態度──
1、積財在天:
『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太六:20
如何的積財在天呢?就是【奉獻】,當作福音工作的需用,我們積財在天,一方面是為著 神國度的擴展,另一方面是為著別人也能得到福音的好處。
2、事奉上帝:
3、為 神的國和義憂慮:
『你們要先求 神的國和 神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33節
真正要叫我們心裡面念念不忘的,就是 神的國和義。
法利賽人心裡所念念不忘的只是吃的、喝的、穿的。
所以在物質生活上來看:法利賽人的義,就是念念不忘錢財(成為他們事奉的對象);基督徒活在世上當然也要吃、喝、穿,但是所念念不忘的,卻是我的生活方式合不合乎 神的義?我這樣的使用這些錢財,能不能使 神的國度得到擴展?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8月 9日清晨
~ 在基督裡看行義(六) ~
經文:馬太福音五章20節
五、由人際關係來看
(一)法利賽人的人際關係──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七: 3
「梁木」很粗,「刺」則很小;法利賽人的人際關係,就是自己眼中有「梁木」,意即他們對人有很大的偏見,但是卻以自己的偏見去誤會別人眼中有刺,而想要在這種情況下來幫助人的話,就會成為「論斷」,如果我本身存著偏見,那麼我看任何一個人都不會覺得順眼的。
(二)基督徒的人際關係──
『…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太七: 5
『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換一句話說就是:如果自己有不對的,自己就先對付,讓自己先對了,才能正確的看到弟兄眼中的那個刺,就是看見弟兄所犯的,實在只像刺那麼一點點,這樣才能真正的幫助我們的弟兄,來把那像刺一樣的小過犯除掉。
所以,法利賽人是帶著偏見來論斷弟兄;而基督徒則是自己先認罪悔改,然後真心的來幫助弟兄。
六、由表裡如一來看
(一)法利賽人表裡不一──
『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裡來,外面披著羊皮,裡面卻是殘暴的狼。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太七:15-16
由此就讓我們看見法利賽人表裡的問題;法利賽人的外表像羊,很溫柔的,但是他們的心裡卻是殘暴的狼;他們的外表是很好吃的葡萄,但是他們的裡面卻是有毒的荊棘;他們的外表是美味可囗的無花果,裡面卻是不能吃的蒺藜;他們的外表和裡面是不一致的。
(二)基督徒的表裡一致──
『凡好樹都結好果子』──太七:17
基督徒的外表是好果子,裡面就是好樹,外面的所做就是裡面的所是。
為甚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表裡會不一呢?主要的原因在21節: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七:21
由此看見,法利賽人表裡不一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嘴巴是事奉 神的,但是他們的心裡和行為卻不願意遵行 神的旨意。
我們由以上六個對比,看見法利賽人(宗教徒)無論在壞的行為、或好的行善、信仰生活…等等,他們都是『能説不能行』,簡言之,就是不遵行 神的旨意;而基督徒為甚麼會表裡一致呢?因為真基督徒,不僅嘴巴稱呼主啊!主啊!,而心裡和行為又遵行天父的旨意。
【結論】
最後,我們特别看登山寶訓的末了,就是太七:24-27節,我想這是大家很熟的經節。這裡提到,一個是『聰明的人』,另外一個是『無知的人』,甚麼是『聰明的人』呢?就是『聽見主耶穌的話,又去行的』;換句話說:『聰明的人』不僅嘴巴上稱呼主為主啊!主啊!而且又遵行天父的旨意。甚麼是『無知的人』呢?『無知的人』和『聰明的人』恰恰相反,他們也聽見了這些話(26節),但是不去行。
我們正經歷著新冠病毒嚴峻的肆虐,然而「自以為是」和「自以為義」的言論(批評、論斷)不絕於耳。特別選用耶穌登山寶訓與大家共勉,求 神幫助我們有耳可聽的人,都成為一個聰明的人。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8月10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