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經解經都重要 ~
【故事】
古代北齊有一位非常自負的藝人到國立學校訪問。
他對學校的老師說:「你們都是老師,我問你們一個問題。孔子七十二個弟子裡,有幾個是成年的,幾個是未成年的?」老師異口同聲的說:「不知道,經典上沒有記載。」
這人很自負的說:「你們這些老師就是不肯多下工夫,你們不是讀過古書怎麼會不知道呢?我告訴你們,成年的有三十人,未成年的則有四十二人。」那人斬釘截鐵的說。
老師們彼此對望,不解的問道:「你是根據什麼資料得知的呢?」
「這還不簡單,論語中說『冠者五六人』,五乘六不是三十嗎?而『童子六七人』,六乘七不是四十二嗎?三十加四十二剛好等於七十二。」
眾人聽了只有一個【笑】字了得。
【回應】
『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豫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彼後一:20
這裡的『私意』不是指詮釋的人,而是指被詮釋的經句。換句話說,聖經的預言不可只憑著上下文來解釋。舉例來說,馬太第二十四章應當參照與它相關的其他經文來研讀。因為聖經的預言,沒有一個是可以獨立解釋的。往往一段預言性的經文需要參照許多其他相關經文來看,才能領會,否則就容易落入『隨私意解說』的陷阱裡。
確實, 神的道是一貫的,藉著聖經的文字表達出來,因此我們不可以斷章取義,而當參照 神在前後文所說的話來斟酌我們的詮釋。無疑的,聖靈是我們的最佳幫助,祂會引導、提醒、催逼我們進入真實(理)裡,聖靈也會賜給我們新的亮光,對 神的旨意有精闢的透視或者甚至是新的發現,但更周全而穩當的辦法,還是將我們的解經奠基在 神的話語上,也就是所稱的【以經解經】,千萬不可偏離這個原則。
很明顯的,在我們周遭的弟兄姊妹有許多是不努力讀聖經(更遑論是『查考』聖經了),基督徒不喜歡(懶惰)研讀聖經的結果,就很容意隨便攻擊聖經真道,認為是傳道「人」自己講的,所帶下的結果常是:
(一)私意解說聖經──彼後一:20-21
(二)強解聖經真理──彼後三:16
(三)謬解謬用聖經──耶二十三:36
(四)誤解錯解聖經──賽二十八: 7
今日教會中的許多難處,固然是由於人與人相處不可避免的磨擦,但更重要的原因,乃是由於信徒既太不尊重聖經,卻又太尊重自己。
【默想】
人與人相處不會沒有難處的,但若有完全尊重聖經的態度,我們的難處,就有解決的準則;特別提醒,對聖經都應當要有正確的研讀態度。
微僕 敏椿 撰文
113年03月22日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