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人要和睦同居(一) ~
讀經:1、詩篇一百三十三篇
2、希伯來書十二章14-15節
【前言】
天國八福的第七福是『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章 9節)
『使人和睦』的原文意思為「製造和睦」,是說明明沒有和睦的條件,卻因著「是 神兒子生命」的緣故,仍可以製造和睦的事實。
一、「和睦同居」是美善:
神的家能否建立、能否興旺的原則在於「和睦」。若不和睦,不必仇敵來攻擊,不等別人來毀壞,家本身就要瓦解、就要崩潰。耶穌說:
『若一家自相紛爭,那家就站立不住。』──馬可福音三章25節
所以,絕對沒有一件事比和睦更重要,也沒有一件事比和睦更美麗。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篇一三三篇 1節
聖經裡每次題到『看哪!』,總是提醒人要特別注意了。 神不但自己喜歡看見這種和睦的光景,祂也喜歡吸引我們一同來觀看。在 神的眼中所看為美善的,並不是高大壯麗、美侖美奐的建築,也不是眾人所擁有的學問、才能、或財富,這就像當年主耶穌從聖殿裡出來的時候,有一個門徒所說的:
『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馬可福音十三章 1節
主耶穌回答他說:
『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馬可福音十三章 2節
換句話說:所有再漂亮、再堅固的教堂(建築物),都不能永遠存留;惟獨「和睦同居」這件事實, 神說這就包含了一切的美善。反過來說:若是在 神的家裡老是互相嫉妒、老是彼此紛爭,那就是 神眼中的不美善,那就是醜、就是惡。難怪保羅責備哥林多的教會說:
『你們仍是屬肉體的,因為在你們中間有嫉妒、紛爭,這豈不是屬乎肉體、照著世人的樣子行麼?』──哥林多前書三章 3節
二、「和睦同居」有祝福:
神既看和睦同居是美善的,接著祂就要帶下祝福,這祝福又是甚麼呢?由詩篇一百三十三篇,我們曉得是:
(一)賜下聖靈──
『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 2節
1、首先我們要曉得:『膏油』,在聖經裡乃是「聖靈」的表號。
2、其次,我們當曉得:聖靈也稱為『真理的靈』(約翰福音十四章17節)。
3、其實聖靈本來也就是「福」(加拉太書三章14節)。
這是我們得嚐 神一切榮耀的憑據。
(二)命定得福(就是『永遠的生命』)──
『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 3節
1、「黑 門」──是耶路撒冷北面的一座高山,象徵「天」的境界。
「甘 露」──乃表明「從天而降的恩典」帶來豐富生命的供應。
「錫安山」──代表「教會」。
2、地上的花草,只要沾到露水,就定要欣欣向榮、生生不息; 神的家、基督的教會,屬 神的兒女們,也都在這個原則下,我們實在都需要不斷的接受 神屬天豐富的供應,就像花草接受甘露的滋潤一樣,使生命既豐滿、又新鮮。
然而這恩典、這屬天的祝福是怎麼來的呢?『看哪!弟兄和睦同居』,這是 神的法則,是 神的命定,實在值得我們要注意的。
微僕 敏椿 撰文
111年 3月 9日清晨
~ 家人要和睦同居(二) ~
讀經:1、詩篇一百三十三篇
2、希伯來書十二章14-15節
三、「和睦同居」要追求:
『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 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來擾亂你們,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希伯來書十二章14-15節
(一)為何要追求?
我們若是盼望在 神的家裡,能有「和睦同居」的生活,就必須要有追求,也就是要有學習。在希伯來書十二章14、15節, 神把「追求和睦」和「追求聖潔」擺在一起,可見這兩件事同樣的重要:
●就著個人的生命來說:『務要聖潔』~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 神的面』,聖潔就是 神的性情,一切在基督裡的美德,都是源於此;一個人的生命實在沒有比聖潔更重要的事了。
●就著共同的生活來說:『追求和睦』~「和睦」乃是共同生活的根基,也是個人一切品德的驗證。 神就是這樣平衡的教導我們:既要追求聖潔,也要追求和睦;換句話說:個人生命與團體生活是分不開的。
(二)如何來追求?
神說我們要「追求和睦」,像追求聖潔一樣,都是關係到生活品行的,絕不只是空洞的知識和道理。那麼怎麼來追求呢?答案就是希伯來書十二章15節所說的『 神的恩』。
14節中兩次提到『追求』,15節就兩次說到『恐怕』,故顯而易見的這是一個對著一個來講的:
●說到「追求和睦」時,是要注意:『恐怕失去 神的恩』。
●說到「追求聖潔」時,就要注意:『恐怕我們沾染污穢』。
我們在基督裡的人,想想:
●人虧負我嗎?不在意!還要用愛行來感動他;
●人中傷我嗎?能忍讓!毫不動氣只向 神伸冤;
●人得罪我嗎?能原諒!七十個七次的饒恕他;
●人誣害我嗎?能包容!當知道都在 神的手中。
用「 神」的心懷態度來待人,不留下一點「我」的痕跡。也許我們要說:這樣有誰能做到呢?確實是不容易做到,所以才需要我們去追求(若很輕易的就做到了,為甚麼還要追求呢?)
「追求」的意思就是:原是我們所不能、所不會、所沒有的,要使它成為我們的所能、所會、所有。在我們天然老亞當的生命裡,原來沒有寬恕、憐憫、恩慈…等的特質,也是不能、不會以這樣的心懷態度來待別人的,所以我們要追求,使自己成為能、成為會、成為有這樣特質流露的人。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當知道:若是憑著自己,的確也是不能的。這裡說:『恐怕有人失了 神的恩』,這就是說:若有人失去了「 神的恩」,他對別人就不能以恩慈相待;若有人失去了「 神的恩」,他就無法與人「和睦同居」。
既說『 神的恩』是會失去的,可見這『 神的恩』就不是抽象的觀念,乃是我們裡面的、 神本身的生命、能力、性情,而我們若不能真實的活在 神的裡面,活在 神的生命、能力、性情裡的話,我們就鐵定是無法以恩慈待人,也無法與人和睦同居;所以說:『恐怕有人失了 神的恩』。經上也記著說:
『…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裡面,就是在祂兒子耶穌基督裡面。這是真 神,也是永生。』──約翰壹書五章20節
總之,我們要與人和睦同居,就必須有願意吃虧、情願被負、甘心受損的存心,也要盡力的以 神的恩來對人,這需要我們花時間、付代價來學習的。
微僕 敏椿 撰文
111年 3月10日清晨
~ 家人要和睦同居(三) ~
讀經:1、詩篇一百三十三篇
2、希伯來書十二章14-15節
四、「和睦同居」的攔阻:
事實上,今天在 神的家裡, 神的兒女仍並不能真正「和睦同居」的,分析個中的原因,不外以下兩點:
(一)律法(規條)主義的作祟──
『因祂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以弗所書二:14-15節
1、何謂「律法」?
「律法」和「恩典」是相對的,舊約中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可以說是律法的基本含意,也就是說:人家怎麼待我,我就怎麼待人家;試想:人與人間若是如此公式、刻板的交往、沒有愛的活出的話,又怎能和睦同居呢?
2、何謂「規條」?
律法的另一面,就是「規條主義」,我們看見 神家中的兒女常有阻隔、常生紛爭,問題就出在「規條」上,因為規條一來,仇恨也跟著來,教會的和睦就隨著失去了。
(二)屬世智慧的高抬──
神兒女所以不能和睦同居,第二個原因是由於在教會中有屬世智慧的太多了。我們想想:保羅為甚麼要定哥林多教會的罪?就是因為他們中間出現了『結黨紛爭』的事;而他們之所以彼此紛爭,就是因為他們中間有這屬世智慧的人太多了。保羅說:
『 神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 神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麼?』──哥林多前書一章19-20節
甚麼是『世上(界)的智慧』呢?就是一切都以「己」、都以「私」為著眼──你想你的好處、他求他的利益、我抓我的權益,這一個人這樣說話便能佔上風,另一個人那樣作法就能得便宜;雅各鄭重的說:
『這樣的智慧…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雅各書三章15節
在這樣的智慧裡所懷的是『苦毒的嫉妒和紛爭』。所以,在教會中若存著這樣的智慧,彼此就不會有和睦,我們應該嚴厲的定罪這樣的智慧。
雅各說:另有一種智慧,是從上頭來的: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雅各書三章17-18節
這些都是 神兒女們所以能和睦同居的生活品德,每一點都是值得我們羨慕的。
【結論】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 神』──雅各書一章 5節
我們求 神將這樣的智慧賜給我們,使我們在祂的家中,現今就能有和睦同居的生活。
微僕 敏椿 撰文
111年 3月11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