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知哈該的信息(上) ~
【讀經】:哈該書
【前言】
先知「哈該」的意思是「我的節期」,或是「耶和華的節期。」可能他出生那一天是一個節期,也說明他是何等渴望早回故國,恢復 神的節期。
哈該這個名字,也可譯作「我的筵席」或「我的喜樂」。他真是名符其實,傳出重要的信息,使 神的心歡欣,舊約無同名者。
一、哈該的生平
「哈該」是歸國後三位先知之一,其餘兩位是「撒迦利亞」與「瑪拉基」。他生在被擄的家庭中,隨猶太省長「所羅巴伯」回國重建聖殿(哈該書一章 1節,以斯拉記三章 1節)。但研究聖經的人,根據哈該書二章 3節謂哈該是被擄去的兒童,曾見過以前榮耀的聖殿,現在已經年紀老邁,因為至少是經過被擄的七十年,推算他最少也有七十五歲。
除了哈該書以外,聖經中記載先知哈該的事不多,只有以斯拉記五章 1- 5節和六章14節。他的出身、籍貫、父家、所屬支派,在聖經中無從查考。只知道他是一位先知,和撒迦利亞同時代(以斯拉記五章 1節),曾在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七月21日、九月24日先後傳說 神的話語。他作先知的時間最短,只有三個月零廿四天,他的信息也非常簡短,只有兩章(共五個信息)。
哈該是新約信徒所欽佩的一個模範僕人,如下:
(一)他隱藏自己,不花時間去說明他的家世、生平,他只高舉 神。
(二)他不傳自己的話和思想,只傳『耶和華如此說』或『這是耶和華說的』,而且每三節聖經中就有一次。(就像保羅説:『…我不傳别的,只傳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
(三)他不只譴責,並且安慰;不只有批評,並且稱讚、鼓勵。
(四)他不只傳道,並且實踐;他對建殿重建作了最大的努力。(以斯拉記五章 1- 2節)
二、本書的背景:
(一)從巴比倫回來過了十六年,按以斯拉記第三章所記(讀本書最好能連以斯拉記一起讀,才知道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人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重修聖殿與祭壇的事;可是難處來了,首先是政治的陰謀攔阻了工作,人們的熱忱因此大受打擊;工作的拖延,將人的熱心都給冷卻了,雖然以後風浪自行消逝,唯工作人員仍未復工。接著又來了一個不幸事件──收成失敗,旱災來臨,人民沮喪困惱(哈該書一章 6、 9-11節); 神在此時差遣哈該去解釋災難的因由,勉勵他們除去怠惰與沮喪的情緒。結果不錯,在二十四天之內他們復工了,接著就有安慰與喜樂的信息。
(二)哈該說預言,是在大利烏王第二年,即主前 520年(時期與孔子略同)。
★為使弟兄姊妹對猶太人回國建聖殿和城牆的先後順序有概念,簡述大事如下:
- 主前 536年:所羅巴伯領五萬猶太人歸耶路撒冷。
- 主前 536年 7月:重建祭壇獻祭。
- 主前 535年 2月:重建聖殿,被阻。
- 主前 520年 6月 1日:哈該第一次勸告,勸勉百姓動工。
- 主前 520年 6月24日:哈該第二次勸告,建殿工作重新開始。
- 主前 520年 7月21日:哈該第三次勸告。
- 主前 520年 8月 1日:撒迦利亞第一個信息。
- 主前 520年 9月24日:當天哈該第四、五次勸告。
- 主前 520年11月24日:撒迦利亞見異象。
- 主前 518年 9月 4日:撒迦利亞再見異象。
- 主前 516年12月 3日:聖殿重建完成。
- 主前 515年 1月14至21日:歡渡逾越節。
- 主前 457年:以斯拉第二批歸回~重立律法,施行改革。
- 主前 444年:尼希米第三批歸回~重建城牆。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7月14日清晨
~ 先知哈該的信息(下) ~
【讀經】:哈該書
三、本書的信息──我的殿仍然荒涼
哈該書中心信息是先知哈該勉勵以色列人起來重新建造聖殿。在以斯拉記第三章,以色列人十五年前在所羅巴伯、耶書亞領導之下,已經發起建造聖殿的事,但因為受了仇敵的攔阻,而停頓下來,漸漸的到了後來,他們竟把重建聖殿的事也忘記了。因此 神先興起先知哈該來,後來還有撒迦利亞勸勉眾民,激動熱心,重建聖殿。
哈該傳 神的話說:『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嗎?』 神的殿荒涼,各人卻顧自己的房屋,百姓們把自己的住所裝潢得美倫美奐,卻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他們將自己的事情看為第一, 神的事情放在末後,難怪他們吃卻不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服卻不得暖,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了。而且他們這種行為影響到全民淡忘了建殿之任務,以致天不降甘露,地也不出土產,大家都受旱風、霉爛、冰雹的攻擊。一個人染了污穢去摸聖物,所有聖物都污穢了。先知叫他們省察自己的行為(哈該書一章 1、 7節),意即檢討生活在各方面的情形與不蒙福的原因。
四、本書的特點:
(一)由上述大事記得知:在一切工作之前,他們乃先重建祭壇獻祭,一切屬 神之工作均自敬拜起,絕非今日的先召開籌備會…。
(二)時代的特徵常是先知信息的先影,在哈該的時代,人民生活程度高,生產不夠應付(哈該書一章 6、 9-11節,二章15-17節),他們就說非建殿時間;而政治的不安,也說非建殿時間;但哈該說,不,建殿的時間已到,是上山取木料建殿的時候了(哈該書一章 8節),沒有「經濟問題」(哈該書二章 8節),也沒有「政治問題」(哈該書二章 8、21節)。
五、本書的分段:
本書段落非常明顯,共可分為五個信息:
(一)第一信息(嚴厲的信息)──責備:哈該書一章 1-11節
(二)第二信息(安慰的信息)──稱許:哈該書一章12-15節
(三)第三信息(喜樂的信息)──鼓勵:哈該書二章 1- 9節
(四)第四信息(祝福的信息)──保證:哈該書二章10-19節
(五)第五信息(安全的信息)──鎮靜:哈該書二章20-23節
六、本書的提醒
(一)上山取料•下山建造
『你們要上山取木料,建造這殿。』──哈該書一章 8節
「山」常是代表屬天的地位,我們今天在地上是要建造 神的靈宮,就當到天上去取材料。若不到 神那裡,到上面取材料,就是枉費工夫;所建造的就不蒙 神的喜悅,也不能榮耀 神。所以作工的人當先在 神面前求透了,滿得天上的豐富和能力,然後再來建造,這樣的建造才能得 神的歡喜,才能榮耀 神的聖名。
當年摩西建造會幕的時候,他所作的,不論大小物件、會幕的圖樣、構造的方法,都是在山上 神所親自指示他的;沒有一件事是按著私意作的,當建(製)造的時候,所有在工作上有分的,也都是心中有智慧、被聖靈充滿的工人,沒有聖靈印證的工作,靠著自己的努力所作的一切工,都屬白工,也都不能分別為聖歸給 神。
今日的「聖殿」有兩個意思:一是我們「個人的身體」,一是「教會」,這兩種都是屬靈的殿,跟所羅門所建的物質的殿不同。因此先知在這裡預言說:『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各聖徒同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漸漸成為主的聖殿,這是多麼的榮耀呢?(參以弗書二章20-22節)
(二)剛強作工•有 神同在
神對他們說:『所羅巴伯啊,…你當剛強!…大祭司約書亞啊,你也當剛強!這地的百姓,你們都當剛強做工,因為我與你們同在。』(哈該書二章 4節)無論首領或百姓,都當剛強,才能聯合成嚴密的陣線,使撒但無隙可乘。
為什麼 神在這裡特別提醒他們要剛強呢?因為從前在建殿的時候,碰見仇敵破壞,便腳酸手軟,中途而廢。所以現在 神對他們說:我的靈住在你們中間,你們不要害怕。這是我們剛強的原因。靠自己,靠別人,我們都無法剛強,惟有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便能作剛強的人。(參以弗所書六章10節)
七、模範的工人~哈該
(一)他抹殺自己,高舉基督;他不重視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細節。
(二)他總是以『耶和華如此說』發言,他只單單作主的傳話者。
(三)他不僅責備人,也能鼓勵人;不僅有批評,也稱許嘉獎人。
(四)他不僅傳道,他更也行道;他也親手幫忙聖殿重建的工作。(見以斯拉記五章 1、 2節)。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7月15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