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拉基先知信息(一) ~
【讀經】:瑪拉基書
【前言】
先知「瑪拉基」的意思是「我的使命。」可能是一個筆名,與今日傳道人時常用的「 神的僕人」等自稱相同。使者二字,與中文常譯「天使」一樣,使者原音為「瑪勒。」所以瑪拉基可稱為世上雖無名卻帶著天上的榮耀者。 神用這位使者來結束舊約的律法時代,同時也是應許主耶穌──那立約的使者將要來臨。
一、本書的作者:瑪拉基
(一)本書係先知瑪拉基(名意為「 神的使者」,三: 1)所寫(一: 1),通常認為他是在哈該和撒迦利亞先知以後一百年。
(二)在寫書的先知中,在所謂的「小先知」中,在歸國的先知中,瑪拉基是最後的一個。在眾先知中,他是最隱藏的一個,因為除了「瑪拉基」這名字之外,關於他的出身、譜系等等,實在一無所知。在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兩卷被擄後的歷史書裡沒有記載他的事蹟,在哈該書和撒迦利亞書兩卷歸國後的先知書裡也沒有提及他的名字。聖經中也找不出另一個人叫「瑪拉基」。
(三)『…我要差遣我的使者。』(瑪三: 1)原文是「我要差遣瑪拉基。」所以有一些人認為「瑪拉基」不是一個人的名字,也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瑪拉基」只是一個普通名詞,說明某一個人的身份而已。他們的結論認為本書是一位隱名氏所寫的。如果這是事實,這也是不足為奇的,因為新約中那卷寶貴的希伯來書也是一位隱名氏所寫的。可是我們仍舊相信「瑪拉基」實是先知的名字。因為:
1、先知書著者的真名總是載明在書的開端的。
2、一章 1節「瑪拉基」這名字沒有理由一定要譯出它的意義。如果我們不當它是一個專有名詞,而譯作「我的使者」,那麼一章 1節變成『耶和華藉我的使者傳給以色列的默示』,這話不能成立。
3、不能因為聖經中沒有另一個人叫「瑪拉基」,就說「瑪拉基」決不是一個人名。例如:約拿、哈巴谷等都沒有同名者。他只提他的名字而不提其他,也表明他重視、滿足 神所給他的職分──『我的使者』,除此之外,其餘都不值一提。當他在瑪拉基書中一再提到『使者』時,必定聯想到 神所賜給他的職分而高興。
二、本書的背景:
(一)時地──
1、時間:
本書約自主前 450~ 400年間所寫。
2、地點:
寫於猶大的耶路撒冷,因為書中有些地方提到聖殿,祭司和事奉的事(一: 6,二: 1、 7、11,三: 1- 4、18),可見他的工作地點在那裡。
(二)對象──
是以色列人(一: 1)。
(三)背景──
先知瑪拉基工作的時候,重建聖殿已經落成,猶太人回國已經百年之久,其復國大業已告完成,惟因他們歸國以後,忽視聖殿,祭司不潔,百姓崇邪,不履行什一奉獻,與外邦人雜婚,在這種情形之下, 神便興起瑪拉基先知起來傳講信息,對於他們所犯的罪行作嚴厲的責備,正如以斯拉所教訓的一樣。他有滿腔的熱誠,對 神所託付的使命,盡忠職守作一個勇敢的發言人。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7月22日清晨
~ 瑪拉基先知信息(二) ~
【讀經】:瑪拉基書
三、本書的信息:
(一)瑪拉基書中心信息──隱藏的敗壞
『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瑪四: 6)這是瑪拉基書結束語。也是聖經舊約律法時代的結論。先知信息係針對 神的百姓悖逆變節背信,道德與信仰及事奉 神的態度冷漠放肆,家庭破裂與重視金錢。先知代表 神說話、斥責、警告、勸勉,要百姓悔改歸向 神,以及仰望主的再來。
(二)先知的信息正合現今的時代──
1、信仰方面──
褻瀆 神,忘記 神的愛(一: 2)。猶太人懷疑 神的愛,不思想 神加在他們身上的特恩,不敬畏施恩的主。稍有成就,則以為是自己的能力賺來的;稍有難處,就埋怨 神不公平。
2、社會方面──
行為詭詐,欺壓孤寡(三: 5)。這裡提到七種人的罪:頭三種人是使人墮落的,後四種人是不憐恤軟弱的。罪帶有破壞的力量,如同一棵樹心腐蝕的樹,不久就會枯乾。
3、道德方面──
休妻、與外邦女子通婚(二:11-14)。隨便離棄幼年所娶的妻,去娶事奉外邦神的女子為妻,以致前妻歎息哭泣的眼淚,遮蓋了耶和華的壇,耶和華不再看顧那供物,也不願意從他們手中收納。
4、物質方面──
不納十分之一,搶奪 神的物(三: 8-10)。十分之一是當納的,供物是當獻的。然而通國的人,沒有一個遵守,就是說成了風氣,難怪蝗蟲來毀壞他們的土產,田間的葡萄樹在未熟之先,果子就掉了。
四、本書的分段:
本書共三章,依其內容要義,可分為四大段:
(一) 神對以民過去恩愛──一: 1- 5
(二) 神嚴責祭司的罪行──一: 6-二: 9
(三) 神嚴責百姓的罪行──二:10-17,三: 1、 7-15
(四)以色列未來的盼望──三: 1- 6、16-18,四: 1- 6
五、本書的預言
在本書中,先知對於以色列人未來的盼望,有連接的預言,其中有的已經應驗在基督首次降臨之時,另一部分將要等待基督再來之時,才能完全應驗。
(一)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面前預備道路(三: 1,四: 5)──預言基督的先鋒施洗約翰的來臨,預備道路(太十一: 7-14,三: 3,可一: 2,參賽四十: 3)。
(二)王必忽然進入祂的殿(三: 1)──預言基督首次來臨,進入聖殿(太二十一:12)。
(三)那日臨近勢如燒著的火爐(四: 1)──預言基督再臨之日的審判(太二十五:31-34,猶14、15,彼後三: 8-13)。
(四)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四: 2)──預言基督再來之時,為公義之主,祂要按照公義審判仇敵,拯救萬民(瑪四: 1、 3、 5,三:17、18,太十七: 2,二十五:31-32,徒十七:31),給他們帶來了最大的盼望。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7月23日清晨
~ 瑪拉基先知信息(三) ~
【讀經】:瑪拉基書
六、本書的要點
在本書中有幾件事,是我們需要明白和領受其中含有的教訓:
(一)在本書與馬太福音之間,相距約 450年,在這一段時期, 神未再興起先知,未曾給人有話語啟示,這是 神的靜止時期,但仍有偽經或次經出現。
(二)本書與哈該書與撒迦利亞書,是猶太人歸國後時期的三卷先知書,瑪拉基說預言的時間最晚,也是最後一位先知,他的信息結束了舊約律法時代。
(三)『萬軍之耶和華』一詞,正如哈該和撒迦利亞一樣(參該一: 2、 5、 7,二: 4、 6- 8,亞一: 3、 4、12,14、16-17,三: 8,四: 6),用過24次之多(瑪一: 4、 6、 8-11、13-14,二: 2 、 4、 7、 8、12、16,三: 1、 5、 7、10-12、14、17,四: 1、 3),其用意是藉『萬軍之耶和華』的威嚴,警告猶太人必須像軍隊一樣對 神絕對服從,才能蒙恩得福。書中『被尊為大』一語,在第一章曾用過 3次(一: 5、11),表示 神被尊為大,乃為百姓蒙福源頭,靈性得到真正的復興。
(四)瑪拉基書中八個詢問──
瑪拉基書好像一場辯論會的記載,有問有答。有疑難、埋怨、強辯,從百姓發出;有督責、訓導、敘理,從 神的話語中透露。以色列人對 神有八個詢問:
1、 神愛的問題
『你在何事上愛我們呢?』──(一: 2)
神答辯:『我卻愛雅各,惡以掃,而且拆毀以東地。』(一: 2- 4)
2、敬拜 神問題
『我們在何事上藐視你的名呢?』(一: 6)
神答辯:『你們將污穢的食物獻在我的壇上。』(一: 7上)
3、獻祭的問題
『我們在何事上污穢你呢?』(一: 7中)
神答辯:『你們獻上有殘疾的祭物,侮辱 神的完全。』(一: 8、13-14)
4、道德的問題
『你們(獻祭而不蒙福)還說:這是為什麼呢?』(二:14)
神答辯:『因你們以詭詐和強暴待妻子。』(二:14-16)
5、言論的問題
『我們在何事上煩瑣 神呢?』(二:17上)
神答辯:『以不正碓的話,顛倒是非,侮辱 神的公義。』(二:17下)
6、悔改的問題
『我們如何才是轉向( 神)呢?』(三: 7)
神答辯:『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三: 8)
7、納十一問題
『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三: 8)
神答辯:『不納當納的十分之一。』(三:10)
8、事奉 神問題
『我們用什麼話頂撞了你呢?』(三:13)
神答辯:『輕視事奉 神的責任』(三:14-15)
(五)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在舊約時代是指把收入中的十分之一納入 神的倉庫,在新約時代是指奉獻。奉獻是試 神,也是證明 神最好的方法,奉獻也是得 神恩典最短的途徑。許多時候,天上的窗戶對某些 神的兒女從來沒有敞開過,這就是說明他在 神面前也從來沒有奉獻過。徹底的奉獻才有徹底的『傾福』,甚至無處可容。 神要求我們試祂,讓我們接受祂的要求。
微僕 敏椿 撰文
110年 7月24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