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可氣但絕不氣 雖可氣但絕不氣
  • 【心靈小品】

~ 雖可氣但絕不氣 ~

【故事】

    最近,看到一首【不生氣口訣】,淺顯易懂,深獲我心,特錄如下:

    人生本是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識;相互扶持不容易,應該值得去維繫;

    為點小事傷和氣,回顧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我若氣死誰得意?人人都罵沒出息;朋友應該講道義,吃點小虧沒關係。

【回應】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四章26節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如果每遇一次不如意,就動輒生一次氣,則人的一生,將會有生不完的氣,那日子必會過得很無奈、很辛苦。

    常見同工生氣,一個愛生氣者必會影響情緒、傷害健康,甚至壞了大事,絕對是有害無益。人,是社會的動物,社會原本是一個多元頻變的有機體,處處充滿不確定性,常常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狀況。我們身處於這樣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接觸的人、事、物,又是如此廣泛繁雜,往往惹人生氣的機會,相對的就很多,如果沒有堅韌的定力、高超的修養,那生氣的心魔,就會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對一個基督徒而言,你就是中了魔鬼的詭計。

    蘇東坡有詩云:「臨風飽食得甘寢,莫使細節胸中留。」凡事看得開,少計較。要做到不生氣,必須存有基督的寬廣、包容、忍讓之心,抱持【寧願吃虧,不佔便宜】的心態,心平(理直)氣和,與人為善,自能表現出恢宏的氣度與寬容的雅量,方不致為一點小事,而動肝火,生怨氣。

    在做人方面,寬宏度量最為重要。有人曾問僧人拾得:「世人輕我、騙我、謗我、欺我、笑我、妒我、辱我、害我,我將如何處之?」拾得從容的答說:「惟有敬他、容他、讓他、耐他、隨他、避他、不理他,過些時再去看他。」若能有拾得這種大度雅量,哪還有什麼氣可生呢?

    聖經提醒我們:『人的怒氣不能成就 神的義』,不生氣,既可榮  神益人,也可延年益壽,所謂「忍時氣,保百年身」,茲哉斯言,值得三思!

【默想】

    我與同工間還有甚麼心結沒有解開的?表面的和好、不計算並不真實,唯有從心裡活出基督的寬廣見證才是真的!


   微僕 敏椿 撰文

 112年11月 5日清晨


© 2023真善美協會 404台中市北區忠明路502-7號B1 (04)2202-2002
版權所有,若非事先經權利人及本網站授權,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及編輯。如需聯結合作,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