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事都應當謝恩 ~
【故事】
兩位少時同窗的中年人,某日,在一場熱鬧的球賽中偶然見面。闊別三十多年,一旦聚首,暢談起來真如久旱逢甘霖一樣。這其中一位是都巿的商業鉅子,腰纏萬貫,足以操縱物價的百萬富翁。一位卻是農場主人,兼營畜牧,生活樸實,敬畏端莊的鄉下佬。球賽終場以前,財主應許農夫下月赴鄉下度一個週末,再次共溫舊夢,回憶兒時的甜蜜往事。
約定的日期到了,財主真的不爽約地駕車下鄉。農夫也竭盡地主之誼盡情的招待。那一頓午餐特別豐富,幾乎農場裡一切頂好的都擺上了。用膳以前,農夫照樣低頭謝飯,財主少時雖曾進過教堂,對於敬虔禱告一向沒有學會,踏進社會以後更是花天酒地,從未想到 神,更不懂得感恩。席間財主譏笑農夫說:「老兄,在這科學日興日益的世代,我想你這樣飯前祈禱豈不是迷信又落伍嗎?」農夫默默不答。
當日下午,農夫帶著老同學參觀農場,特別來到養豬的地方。農夫故意走進豬圈,將飼料倒在量器中,但見一群肥豬爭相進食,吱吱作響。農夫幽默的對財主說:「老兄,試想一想,人與豬到底何別?我養豬數十年從來未曾見過一頭豬能夠感恩,一個人飯前不祈禱豈非與豬無別?」
【回應】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詩一○三: 2
『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六十五:11
你懂得向 神感恩嗎?多少人不懂,難怪這世代忘恩負義的人那麼多!
人生一切的福份都是由眾光之父賜與的,我們不但在每年的感恩節日應當感恩,隨時隨地,不論景況如何都應當存感恩的心,保羅就說:『凡事謝恩』(帖前五:18)。
真的感恩不在乎人的外在境況或內心態度,乃針對著 神的榮美與豐盛,認定 神是萬福之本,恩惠泉源。換言之,感恩的境域不是屬世的,乃是屬天的,不是自我是否獲益,乃是主恩如何豐盛。為此,除非人有一顆知足的心,他絕對發不出感恩的聲音。所謂知足常樂,知足者對事物的價值有不同的估計。那些以物質衡量快樂的人乃是最不知足者,也是世上最不快樂的人,他們感恩的意念也被貪慾埋沒了。
【海倫凱勒】的一生是人類奮鬥成功的最佳範本。這個從小又盲又聾,幾乎不可能有任何作為的人,最後不僅成為精通十三種語言的演說家,更是知名的文學家與教育家。
曾經有人問她,從小又聾又啞的,難道她從沒抱怨過嗎?海倫凱勒的回答是:「我一直哭著沒有鞋穿,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有人連腳也沒有時,我才感覺到我真是太幸福了。」
她又說:「雖然這世界到處充滿了痛苦,但也充滿了克服痛苦的東西!」
【默想】
基督徒的房子應建築在快樂的山上,在那裡沒有陰影,黎明來得早,暮色來得晚。能專注於感恩的理由,就很容易感恩了。
微僕 敏椿 撰文
112年11月 1日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