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談清明與復活 先談清明與復活
  • 【心靈小品】

~ 先談清明與復活 ~

【前言

    每年一進入四月,通常會先碰到「清明節」,也可能會碰到「復活節」(今年是四月17日),與大家分享「清明」與「復活」的真理。

一、先談清明──重在掃墓

    本來「清明節」是從冬至算起第一○五天,也就是春分後的十五天。歷史上最早出現「清明」兩字,是在漢朝「淮南子」一書,但實際上在當時並不普遍,到了唐朝才逐漸盛行起來,我們很熟悉的一首「清明詩」,正足以代表此時的情形: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但一直到了宋代,「清明掃墓」的風氣才形成。

    清明節掃墓,一方面是祭祖(表達追思),另一方面是家人團聚。過去有人以為【基督教】的【復活節】就是西方的清明節,這是因為「復活節」與「清明節」很靠近,才有此一說,其實意義完全不同。

    不知道有何民族像中國人這樣看重祖先的墳墓;中國歷史上,祖先墳墓如遭受破壞,往往就會成為戰爭的導火線。像在戰國時代「田單復國」的故事中,「燕人」破壞「齊人」的祖墳,立刻激起齊人的敵愾同仇,一致化悲憤為力量,擊退燕軍,收復失土。史書中更不乏記載內戰中的勝利者,以毀壞對方祖墳作為對失敗者的懲罰方式。

    「重視祖墳」的心理與「清明掃墓」的習俗,代表著中國人「慎終追遠」的情操,自然具有崇高的意義。然而,人生的終點如果僅止於墳穴,子孫的追思如果僅止於掃墓,那實在是太短視了。如果說清明掃墓是為了表達慎終追遠之意,那麼能否使人在對於「終」有所「慎」,對「遠」有所「追」之外,進而想清楚、想明白「生死的問題」呢?


二、再看復活──重在永恆

    反之,我們有基督信仰的人(稱為「基督徒」),除了清明節之外,還有個「復活的盼望(基督教稱「復節」)」;使我們對生死的問題,可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

    我們從耶穌的使徒「彼得」與「保羅」的身上,可看出他們對生死問題沒有一絲的無助與無奈。對他們而言,人生的苦難與死亡的來臨,是『不足為奇』(彼得前書四章12節)、『不足為意』(羅馬書八章18節)、也是『不足為懼』的(哥林多後書五章 8節)。為何使這不敢在小使女面前承認主的「彼得」,後來變得敢在大祭司面前慷慨陳辭?為何使那熱心迫害基督徒的「掃羅」,後來搖身一變竟成了為基督大發熱心而飽受逼迫的保羅?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世人「死了」、「埋了」的這位 神的兒子【耶穌已經復活了】,祂那復活的大能徹底的改變他們、改變了所有信耶穌的人的生命。

    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  神的兒子』(羅馬書一章 4節)祂說:『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十一章25節)祂的復活將【死】解釋了(參使徒行傳二章24節),祂勝過了死亡的權勢(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5節),將一生怕死而作死亡(罪)奴僕的人釋放出來(希伯來書二章15節)。因此對基督徒而言:

    墳墓不是我們的歸宿,乃是通過墳墓等候復活;

      死亡也不是人生的結局(終站),而是藉著死亡進入永遠。」

    對基督徒來說,死亡是通往榮耀的門戶,誠如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3-16節所描述我們的盼望。

    但願有更多的國人,不只每年過清明節,來到墳墓掃墓而已,更要藉著我們所信的救主耶穌已經復活的事實,我們能一起大聲高唱歡樂與確信的詩歌:【因祂活著】

    「因祂(耶穌)活著,我能面對明天;

      因祂活著,不再懼怕;我深知道,祂掌管明天;

      生命充滿了希望,只因祂活著。」

    由上面的經文和詩歌,讓我們看到一年一度的復活節,較清明節更實在更具有紀念的意義。


   微僕 敏椿 撰文

 111年 4月 5日清晨


© 2023真善美協會 404台中市北區忠明路502-7號B1 (04)2202-2002
版權所有,若非事先經權利人及本網站授權,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及編輯。如需聯結合作,請與我們聯繫。